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久闻山僧寄书觅,今来□下白云边,不教...
《
修竹百竿才欣种植佳篇五首旋辱咏歌若无还答·一
》原文
久闻山僧寄书觅,今来□下白云边,不教凡草生丛畔,长喜清阴在眼前。
忍把翠筠裁作簟,争将迸笋截为鞭。
行吟坐对情无尽,只欠潺潺一道泉。
注音
jiǔ
久
wén
闻
shān
山
sēng
僧
jì
寄
shū
书
mì
觅
,
,
jīn
今
lái
来
□
□
xià
下
bái
白
yún
云
biān
边
,
,
bú
不
jiāo
教
fán
凡
cǎo
草
shēng
生
cóng
丛
pàn
畔
,
,
zhǎng
长
xǐ
喜
qīng
清
yīn
阴
zài
在
yǎn
眼
qián
前
。
。
名句接龙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 :
来自《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
前有别杨柳枝,梦得继和有「春尽絮飞」之句。 :
来自《杨柳枝(柳老春深日又斜)》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来自《从军行》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
来自《梦(很多的梦)》
前瞻马耳九仙山。 :
来自《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
来自《步出城东门(步出城东门)》
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
来自《招隐(经始东山庐)》
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 :
来自《企喻歌(前行看后行)》
前头看后头,齐著铁{钅互}鉾。 :
来自《企喻歌(前行看后行)》
前殿金莲,後庭玉树,风雨催残骤。 :
来自《念奴娇(鸳鸯二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来自《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
来自《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前舟已眇眇)》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 :
来自《没蕃故人(前年戍月支)》
前欢几处笙歌地, 长负登临。 :
来自《采桑子(前欢几处笙歌地)》
前朝惟数李夫人。 :
来自《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
来自《五粒小松歌并序(蛇子蛇孙鳞蜿蜿)》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来自《早梅(万木冻欲折)》
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
来自《植灵寿木》
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 :
来自《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
来自《望衡山》
作者介绍
李昉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