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高才眩望如明逸,新句无因似谓之
《
读种先生丁密谏诗
》原文
旧草闲看即自卑,圣朝空道苦于诗。
高才眩望如明逸,新句无因似谓之。
淮甸月华欹枕静,秣陵春色按鞭迟。
邯郸独步西施笑,落得星星两鬓丝。
注音
gāo
高
cái
才
xuàn
眩
wàng
望
rú
如
míng
明
yì
逸
,
,
xīn
新
jù
句
wú
无
yīn
因
sì
似
wèi
谓
zhī
之
名句接龙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
来自《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之五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
来自《感讽五首(石根秋水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来自《桃夭(桃之夭夭)》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
来自《燕燕(燕燕于飞)》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
来自《杂诗(高台多悲风)》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
来自《悼亡诗(荏苒冬春谢)》
之官未入境,已有爱人心。 :
来自《送淮阴丁明府》
之官便是还乡路,白日堂堂著锦衣。 :
来自《送婺州许录事》
之子棹从天外去, 故人书自日边来。 :
来自《章江作》
之子有雄文,风标秀不群。 :
来自《送刘司直出宰》
之子逍遥尘世薄,格淡于云语如鹤。 :
来自《寒月送玄士入天台》
之子之东洛,囊中有偈新。 :
来自《送僧之东都》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
来自《鹊巢》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来自《桃夭》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
来自《鸿雁》
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
来自《白华》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
来自《悼亡诗三首》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
来自《燕燕》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
来自《杂诗六首》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
来自《杂诗》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