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且纵高情歌白雪,莫嗟下第负青云
《
和进士田亚夫见赠
》原文
失意人方羡野人,因酬嘉句谢知闻,都缘月桂终难舍,岂是烟萝不肯分。
且纵高情歌白雪,莫嗟下第负青云。
孤寒自古功成晚,那独昌朝只有君。
注音
qiě
且
zòng
纵
gāo
高
qíng
情
gē
歌
bái
白
xuě
雪
,
,
mò
莫
jiē
嗟
xià
下
dì
第
fù
负
qīng
青
yún
云
名句接龙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
来自《丁都护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来自《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来自《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来自《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 :
来自《长相思(云一緺)》
云鬟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
来自《捣练子令(云鬟乱)》
云若无心常淡淡,川若不竞岂潺潺。 :
来自《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 :
来自《舜庙怀古(云断苍梧竟不归)》
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
来自《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
云杳杳,树依依,离人殊未归。 :
来自《更漏子(风带寒)》
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 :
来自《日(旦出扶桑路)》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
来自《晚次鄂州(云开远见汉阳城)》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
来自《念奴娇(云峰横起)》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
来自《桑中(爰采唐矣)》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
来自《逢纷(伊伯庸之末胄兮)》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
来自《吴楚歌(燕人美兮赵女佳)》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
来自《华子岗(日落松风起)》
云解有情花解雨,窣地绣罗金缕。 :
来自《清平乐(何处游女)》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
来自《长安秋望(云物凄清拂曙流)》
云接平岗,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 :
来自《庆春宫(云接平岗)》
作者介绍
魏野
魏野(960~1019),为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世代为农,自筑草堂於陕州东郊,一生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其诗,多吟咏陕州风土人情、田园山水,诗风清淡朴实。大中祥符初(1008),辽国契丹皇帝派使到京都,向真宗求取《魏野诗集》的下半部,宋真宗感到魏野为其增添了光彩,就请魏野出庄为官。魏野以“糜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为由,拒绝做官。景德三年(1006),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寇准被罢京官后,谪陕州任知州时,曾亲自拜访魏野,这时魏野年近五十,认为自己通晓历史,看透了世态炎凉,他赠诗劝寇准:“好去天上辞将相,归来平地做神仙。”天禧三年(1019)十二月,魏野卒,陕州令报朝廷,次年正月,皇帝下昭旌表,称他“陕州处士”,追赠为秘书省著作郎。魏野一生清贫,不沦污流,为后人尊祟,曾祀奉于原陕州乡贤祠。他居住过的草堂山庄被誉为陕州八景之一——“草堂春晓”。魏野的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不过他的诗平朴闲远,尚无艰涩苦瘦之弊。如“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寻隐者不遇》)及“妻喜栽花活,儿夸斗草赢”(《春日述怀》)。其诗亦颇有精警之句,如:“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题普济院》),“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书友人屋壁》)及“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晨兴》)等。故宋僧文莹《玉壶野史》说,魏野“诗固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常不事虚语”,评价颇为中肯。他的诗中也偶有苍凉壮阔之句,在宋初是不可多得的。如《登原州城呈张贵从事》:“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魏野与林逋同为宋初高士﹐虽其身后诗名不如林逋,但当日声望实在林逋之上。据《宋史‧魏野传》载,他的《草堂集》上帙,在大中祥符初年已传到契丹。《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草堂集》2卷,《钜鹿东观集》10卷。前者有《两宋名贤小集》本;后者为其子魏闲所编,有《峭帆楼丛书》本,另《补遗》1卷﹐《附录》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