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叶落纷如汴堤雨,雅栖瘦似灞桥人
《
寒柳
》原文
酸风无复一枝新,憔悴翻疑故态真。
叶落纷如汴堤雨,雅栖瘦似灞桥人
。
不将浓影遮游胜,犹记斜飘拂舞尘。留得庆奴罗扇子,烟痕挽住旧时春。
注音
yè
叶
luò
落
fēn
纷
rú
如
biàn
汴
dī
堤
yǔ
雨
,
,
yǎ
雅
qī
栖
shòu
瘦
sì
似
bà
灞
qiáo
桥
rén
人
名句接龙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来自《把酒问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来自《大林寺桃花》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
来自《梦仙》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
来自《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来自《赠卫八处士》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
来自《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
来自《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
来自《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
来自《夜归鹿门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来自《与诸子登岘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来自《鸟鸣涧》
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
来自《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
来自《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来自《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来自《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
来自《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来自《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
来自《相思怨(人道海水深)》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来自《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
来自《瑞鹧鸪(吴会风流)》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1692~1752)中国清代文学家。字太鸿,号樊榭。浙江杭州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其诗多游览名山大川之作,以取法宋人为主,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清淡娴雅,幽新隽妙,尤长于五言诗。代表作有《秋夜宿葛岭涵青精舍》、《灵隐寺月夜》、《游仙百咏》等。厉鹗又是浙派词的领袖,其词多咏物怀古,如[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等,句式练达,措词高雅。著作有《樊榭山房集》20卷,《宋诗纪事》100卷,《南宋院画录》8卷,《辽史拾遗》2卷等。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