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搜索
|
典籍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
文章
看虹登晚墅,踏石过青泉。
《
雨后游辋川
》原文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
看虹登晚墅,踏石过青泉。
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
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
注音
kàn
看
hóng
虹
dēng
登
wǎn
晚
shù
墅
,
,
tà
踏
shí
石
guò
过
qīng
青
quán
泉
。
。
名句接龙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来自《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
来自《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
泉下双龙无再期, 金蚕玉燕空销化。 :
来自《悼亡》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
来自《新蝉》
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 :
来自《留呈梦得、子厚、致用(题蓝桥驿)》
泉落青山出白云,萦村绕郭几家分。 :
来自《题韦家泉池》
泉石尚依依,林疏僧亦稀。 :
来自《重题(一作重题别遗爱草堂)》
泉喷声如玉,潭澄色似空。 :
来自《题喷玉泉(泉在寿安山下高百馀尺直泻潭中)》
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眠静听洗尘心。 :
来自《南侍御以石相赠,助成水声,因以绝句谢之》
泉来从绝壑,亭敞在中流。 :
来自《宿池上》
泉眼高千尺,山僧取得归。 :
来自《题僧院引泉》
泉痕生净藓,烧力落寒花。 :
来自《送象上人还山中》
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
来自《题惠山寺(一作常州无锡县惠山寺)》
泉边白鹿闻人语,看过天坛渐入深。 :
来自《寻古观》
泉石容居止,风沙免路岐。 :
来自《龙翔寺居夏日寄献王尚书》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
来自《夜喜贺兰三见访》
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
来自《夜寻僧不遇(一作夜寻僧,僧游山未归)》
泉经小槛声长急, 月过修篁影旋疏。 :
来自《题刘处士居》
泉迸幽音离石底, 松含细韵在霜枝。 :
来自《听段处士弹琴》
泉暖旧谙龙偃息, 露寒初见鹤精神。 :
来自《大梁从事居汜水(一题作赠卢从事)》
作者介绍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