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措,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波折而不畏惧不颓废的顽强性格和旷达襟怀。全词即景生情,言语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缺乏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照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显露出一点俏皮,更增加应战颜色。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依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本人当时的心态。当本人具有宁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比照,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逼真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运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虽然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化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苦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关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鼓励本人:“谁怕?”意义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苦和磨练。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由于关于苏轼,这就是他终身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践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意味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终身听凭风吹雨打,而一直那样的沉着、镇定、达观。这一句几乎就是苏轼终身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时地遭到打击,一贬再贬,暮年最后放逐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肉体上,他一直没有被打败,一直坚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可以写出“云散月明谁装点,天容海色本廓清”这样心灵纯洁的句子。关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十分喜欢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扬,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四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形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画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溢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溢辩证法吗?在冰冷中有暖和,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波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阅历磨练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地,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根底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方才刮风下雨的中央,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异境地”。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假如心静,世界自然喧嚣。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假如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异的境地,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而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胜利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地,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乎其微。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恬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颜色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地,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地,应该说苏轼的终身根本上到达了这一境地。暮年他放逐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本人的人格境地,并贯串在他终身的生命进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溢哲理的句子收尾,神韵无量,令人深思。
不用留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冷静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笨重,任由这突如其来的一阵雨吹打吧,不怕!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分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要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留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沉着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笨重,任由这突如其来的一阵雨吹打吧,不怕!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轻轻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中央,我信步归去,不论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注释
定风云: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窘迫困顿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放声吟咏。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泰然自若。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刚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蝴蝶作团飞。
王孙出游乐忘归,门前骢马紫金鞿。
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头谁敢睎。
扣门狂客君不麾,更遣倾城出翠帏。
书生老眼省见稀,画图但觉周昉肥。
别来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见红日围。
何时东山歌采薇,把盏一听金缕衣。
昼卧玉堂上,微风举轻纨。
铜瓶下碧井,百尺鸣飞澜。
俯仰清梦余,爱此一掬寒。
似予平生友,苦语凉肺肝。
秀眉玉两颊,矫矫如翔鸾。
置之江淮交,清诗洗江湍。
江鳞对白酒,信美非所安。
丞相功业成,还家酒杯宽。
人间有此客,折简呼不难。
相将扣东阁,起舞尽余欢。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
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
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
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
清圜。
谁弹。
响空山。
无言。
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
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