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范仲淹浏览量:176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尫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拼音版
yín dēng · · ōu yáng gōng shàng fèn
[ [ sòng cháo ] ] fàn zhòng yān
zuó yīn kàn shǔ zhì xiào cáo cāo sūn quán liú bèi       
yòng jìn guān láo xīn zhī sān fèn tiān       
zhǐ xún zhēng gòng liú líng zuì       
rén shì dōu bǎi suì shǎo chī ái lǎo chéng wāng cuì       
zhī yǒu zhōng jiān xiē shǎo nián rěn míng qiān       
pǐn qiān jīn wèn bái huí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古诗译文

昨夜读《三国志》不禁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权谋机巧,只落得三分天下。细细数来,与其这样,还不如象刘伶,喝他个酩酊大醉。人活在世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岁。少年时癫狂无知,老了又瘦弱焦悴。只有中间那,一点点青年时光,怎忍心用来追求功名利禄。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贵千金,试问白发苍苍的老人又怎能回避得了。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古诗注解
  • 蜀志:指晋陈寿所著《三国志·蜀志》,这里泛指《三国志》。
  • 机关:心机、权谋。
  • 争如:怎如。
  • 刘伶:西晋沛国人,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
  • 痴騃(ái):痴呆无知。
  • 尫(wāng)悴:瘦弱憔悴。
  • 些子:一点儿。
  • 浮名:虚名。
  • 一品:唐宋时官分九品,一品是最高的品级。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不详。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范仲淹因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欧阳修也因参与革新活动,先后被贬。他们志同道合,闲暇时,常以诗词相唱和,此词就是他们席上的分题之作。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古诗赏析

上阕以史为鉴,通过对曹操、孙权、刘备等三国英雄人物用尽机关,争夺天下,最终只落得三分天下的结局进行反思,认为与其如此劳心费力地追求功名利禄,不如像刘伶一样饮酒作乐,一醉方休。下阕则从人生短暂的角度出发,感慨人生苦短,少年时懵懂无知,老年时体弱多病,只有中间短暂的青年时光,不应被浮名所牵绊。整首词语言直白,情感真挚,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知识点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作品风格豪放,气势磅礴,代表作有《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等。“庆历新政”是范仲淹等人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推行的一次政治改革,旨在解决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是西晋史学家陈寿。“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他们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讲解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范仲淹对人生的别样思考。在词中,他没有像以往那样表达积极进取的政治抱负,而是流露出一种对世事的豁达和对功名利禄的超脱。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他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被虚名所累。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反映了范仲淹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词的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范仲淹介绍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相关作品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舟中

珠彩耀前川,归来一扣舷。

微风不起浪,明月自随船。

中元夜百花洲作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從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玉皇近侍请修真,赐得南山十里云。

樽有圣贤聊自慰,鼎多龙虎复谁分。

谢家山色朝晡见。

陶隐松风寤寐闻。

万物已齐无一事,独醒惟笑众醺醺。

谪守睦州作

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

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

铜虎思犹厚,鲈鱼味复佳。

圣明何以报,殁齿愿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