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桃源行》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王维浏览量:467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拼音版
táo yuán háng
[ [ táng cháo ] ] wáng wéi
zhōu zhú shuǐ ài shān chūn , , liǎng àn táo huā jiá jīn       
zuò kàn hóng shù zhī yuǎn , , háng jìn qīng zhí rén       
shān kǒu qián háng shǐ wēi , , shān kāi kuàng wàng xuán píng       
yáo kàn chù zǎn yún shù , , jìn qiān jiā sàn huā zhú       
qiáo chū chuán hàn xìng míng , , rén wèi gǎi qín       
rén gòng zhù líng yuán , , hái cóng wài tián yuán       
yuè míng sōng xià fáng lóng jìng , , chū yún shān quǎn xuān       
jīng wén zhēng lái , , jìng yǐn hái jiā wèn dōu       
píng míng xiàng sǎo huā kāi , , báo qiáo chéng shuǐ       
chū yīn rén jiān , , zhì chéng xiān suí hái       
xiá shuí zhī yǒu rén shì , , shì zhōng yáo wàng kōng yún shān       
líng jìng nán wén jiàn , , chén xīn wèi jìn xiāng xiàn       
shān dòng lùn shān shuǐ , , jiā zhōng zhǎng yóu yǎn       
wèi jīng guò jiù , , ān zhī fēng jīn lái biàn       
dāng shí zhī shān shēn , , qīng dào yún lín       
chūn lái biàn shì táo huā shuǐ , , biàn xiān yuán chù xún
桃源行古诗译文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

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头,忽然隐约似见人烟。

山口隐没了,船儿拐进窄窄的湾汊;山岩一转,眼前又是宽阔的平川。

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近看时,村村桃花宛若霰雪纷纷飘落。

当地的樵夫,早已把汉人的姓名传讲;居人仍穿着,秦代的衣裳。

他们居住在这武陵源里,还从世外,来开垦田园。

月明之夜,松下的房屋寂静无声;日出之时,山间的鸡犬欢快地喧闹。

听说来了凡人,大家都争着来看,纷纷邀请,询问家乡的消息。

清晨,村落中传来扫花的声音;傍晚,渔人、樵夫,乘船回到村里。

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一去不返。

从此峡里再也没人,来问人世间的事;世间人也再难,来寻访这深山。

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

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长住。

自以为再来时道路不会迷,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

当时只记得进入山中深远,沿着青溪几次转弯才到云林。

春天已经到了,满溪都是桃花水,却再也不知去何处寻找那桃源。

桃源行古诗注解
  • 逐水:顺着溪水。
  • 古津:古渡口。
  • 坐看:坐着观赏。
  • 隈隩(wēi ào):曲折幽深的地方。
  • 攒(cuán):聚集。
  • 房栊(lóng):窗户,这里指房屋。
  •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 薄暮:傍晚。
  • 避地:为躲避灾祸而迁居异地。
  • 游衍:流连不去。
桃源行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开元十七年(公元 729 年),王维二十八岁。王维早年即向往这种出于尘世之外的桃花源式的生活,本诗就是他对桃花源的赞美和向往之作。诗以陶潜《桃花源记》为题材,取其大意,变文为诗,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开拓了诗的意境,具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

桃源行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描写了桃源的幽美景色和宁静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诗的开篇,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渔舟逐水、桃花夹岸的美景,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接着,诗人描写了渔人在桃源中的所见所闻,如“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表现了桃源的神秘和宁静。在描写桃源人的生活时,诗人用“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等诗句,展现了桃源人的生活情趣和自然和谐。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描写了渔人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而不得的情景,如“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桃源行知识点

1. 《桃源行》是王维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改编的一首七言古诗。

2.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其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3. 七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每句诗由七个字组成,形式较为自由,不受格律的限制。

桃源行讲解

这首《桃源行》是王维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蓝本创作的。王维用诗歌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桃花源的美景和桃源人的生活。

从内容上看,诗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近入千家散花竹”,描绘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展现了桃花源的美丽景色。第二部分从“樵客初传汉姓名”到“世中遥望空云山”,描写了桃源人的生活,表现了他们的淳朴和与世隔绝。第三部分从“不疑灵境难闻见”到结尾,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再寻不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艺术手法上,王维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如“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通过描写渔人的感受,表现了桃花源的神秘和宁静。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王维高超的诗歌技艺,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王维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相关作品

左掖梨花(一作海棠。与丘为、皇甫冉同作)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危径几万转。

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

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

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

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

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

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

旷然销人忧。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