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稀少,艄公摇起船桨驶向临圻。只有相思之情像那无处不在的春色,无论江南江北都送你回家。
此诗创作于何时不详,从诗题看,是作者送友人沈子福回江东之作。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描绘出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稀少的景象,既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又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罟师荡桨向临圻”,则生动地表现了友人乘船离去的情景。后两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将抽象的相思之情比作无处不在的春色,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这种情感如同春色一样,弥漫在江南江北,伴随友人一路归去。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有“诗佛”之称。他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此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相思之情比作春色,使情感更加具体可感。
这首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情。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寞的送别画面,为下文抒发相思之情做了铺垫。后两句通过奇特的想象,将相思之情与春色联系起来,把无形的情感化为可见的春色,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也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开阔。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送别时那种深厚的情谊。
危径几万转。
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
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
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
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
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
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
旷然销人忧。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