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少年行》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王维浏览量:151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拼音版
shǎo nián háng
[ [ táng cháo ] ] wáng wéi
xīn fēng měi jiǔ dòu shí qiān , , xián yáng yóu xiá duō shǎo nián       
xiàng féng wéi jun1 yǐn , , gāo lóu chuí liǔ biān
少年行古诗译文

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于咸阳的游侠多是少年。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少年行古诗注解
  • 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盛产美酒。
  •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 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此借指唐都长安。
  • 游侠:重义轻生、勇于救人急难的人。
  • 意气:志趣和性格。
  • 系马:拴马。
少年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城市中游侠之风盛行。王维少年时期就离开家乡,游历四方,对这种充满活力和侠义精神的生活有深刻的感受,于是创作了这首《少年行》。

少年行古诗赏析

这首诗写少年游侠的日常生活。诗人精心选择了高楼纵饮这一典型场景,生动地展现出少年游侠的精神风貌。首句“新丰美酒斗十千”,以美酒开篇,渲染出一种豪放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少年们生活的豪奢。次句“咸阳游侠多少年”,点明人物身份和地点,强调了少年游侠的众多。第三句“相逢意气为君饮”,突出了少年们之间的意气相投,他们因志趣和性格相投而痛快豪饮。末句“系马高楼垂柳边”,则通过一个细节描写,展现了少年们的潇洒不羁,将骏马随意地拴在高楼垂柳边,更增添了几分浪漫和豪爽。整首诗语言明快,节奏紧凑,塑造了一群朝气蓬勃、重义轻财的少年游侠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侠义精神的赞美和向往。

少年行知识点

这首诗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美酒衬托少年游侠的豪奢生活,以高楼垂柳衬托少年们的潇洒不羁。同时,诗中还体现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游侠之风在当时的社会中较为盛行,反映了人们对侠义精神的崇尚。

少年行讲解

同学们,王维的这首《少年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少年游侠生活画卷。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活力和激情。诗的开篇就用“新丰美酒斗十千”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看到少年们生活的奢华和豪放。接着,“咸阳游侠多少年”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生活在长安的少年游侠。“相逢意气为君饮”这句诗非常精彩,它写出了少年们之间那种真挚的友情和豪爽的性格,只要意气相投,就可以一起痛饮美酒。最后一句“系马高楼垂柳边”,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少年们把马拴在高楼旁的垂柳边,那种潇洒自在的形象跃然纸上。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优美的诗句,还让我们了解了唐代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这首诗,能够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体会到诗人对侠义精神的赞美。

作者王维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相关作品

左掖梨花(一作海棠。与丘为、皇甫冉同作)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危径几万转。

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

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

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

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

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

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

旷然销人忧。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