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陇头吟》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王维浏览量:201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陇头吟》拼音版
lǒng tóu yín
[ [ táng cháo ] ] wáng wéi
zhǎng ān shǎo nián yóu xiá , , shàng shù lóu kàn tài bái       
lǒng tóu míng yuè jiǒng lín guān , , lǒng shàng háng rén chuī       
guān 西 lǎo jiāng shèng chóu , , zhù tīng zhī shuāng lèi liú       
shēn jīng xiǎo bǎi zhàn , , huī xià piān wàn hóu       
cái wéi diǎn shǔ guó , , jiē máo luò jìn hǎi 西 tóu
陇头吟古诗译文

长安的少年是仗义行侠的人物,夜里登上戍楼去观察星象。陇山上的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上的行人夜晚吹起了羌笛。关西的老将抑制不住心中的哀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一生经历大小百余次战斗,部下偏将都封作了万户侯。苏武归汉后只被拜为典属国,节上旄牛尾毛落尽在北海头。

陇头吟古诗注解
  • 陇头吟:乐府旧题。陇头,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 游侠客:指仗剑远游、重义轻生的人。
  •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 太白:星名,即金星。古人认为太白星主兵象,常以观测太白星的变化来预测战争的吉凶、胜负。
  • 迥(jiǒng):远。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 偏裨(pí):偏将,裨将,都是将佐的通称。
  •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侯者,泛指高爵显位。
  • 典属国:秦汉时官职名,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事务。
  • 节旄(máo):节是古代使臣所持的信物,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故称节旄。
陇头吟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713 - 741)年间。当时,王维游历四方,对边塞生活有所了解。唐朝时期,边境战事频繁,不少人渴望通过军功来获取功名。诗人目睹了少年的壮志豪情和老将的悲惨遭遇,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陇头吟古诗赏析

这首诗先写长安少年戍楼看星的豪迈气概,展现出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接着描绘陇头月夜的凄凉景色和行人的笛声,营造出一种孤寂、哀愁的氛围。关西老将的出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身经百战却未得重用,而部下偏将却封侯拜相,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最后以苏武的典故进一步烘托出老将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用典的手法,使主题更加深刻。

陇头吟知识点

1. 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同时也有一些边塞诗。《陇头吟》属于边塞诗,展现了边塞生活和战争的主题。

2.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少年的壮志与老将的哀愁,老将的战功与部下的封侯,突出了主题。

3. 用典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苏武才为典属国”引用了苏武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历史感。

陇头吟讲解

这首诗开篇就塑造了长安少年的形象,他们充满激情和抱负,登上戍楼观察星象,似乎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和他们的建功立业之机。“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冷的边塞夜景,明月高悬,笛声悠扬,为下文老将的出场奠定了哀伤的基调。关西老将的出现是全诗的核心,他一生征战,却落得个愁苦流泪的下场,与少年的意气风发和部下的封侯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在用人方面的不合理。最后以苏武的遭遇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贤才不得重用的社会现实。整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作者王维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相关作品

左掖梨花(一作海棠。与丘为、皇甫冉同作)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危径几万转。

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

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

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

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

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

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

旷然销人忧。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