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黄花川》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王维浏览量:286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黄花川》拼音版
huáng huā chuān
[ [ táng cháo ] ] wáng wéi
wēi jìng wàn zhuǎn , , shù jiāng sān xiū       
huí huán jiàn , , yǐn yìng lín qiū       
sōng shàng , , chán chán shí zhōng liú       
jìng yán shēn , , zhǎng xiào gāo shān tóu       
wàng jiàn nán shān yáng , , bái ǎi yōu yōu       
qīng gāo jìng , , 绿 shù       
céng shì yàn méng , , kuàng rán xiāo rén yōu
黄花川古诗译文

危险的小路迂回曲折,走上几里路就得休息好几次。回头望去能看见同行的伙伴,他们的身影在树林山丘间时隐时现。松树上的枝叶在风中飒飒作响,好似在下雨,石缝间的溪水潺潺流淌。静静地站在深溪里,在高山之巅放声长啸。远远望见南山的南面,白露弥漫,一片悠悠的景象。青山在雨后显得格外秀丽清净,绿树郁郁葱葱,仿佛在浮动。曾经我厌倦了这山林的幽深茂密,如今却豁然开朗,消散了心中的忧愁。

黄花川古诗注解
  • 危径:危险的小路。
  • 将三休:多次休息。将,且,又;三,多次。
  • 徒侣:同行的伙伴。
  • 飒飒:形容风吹树木等的声音。
  • 静言:静静地。言,语助词,无实义。
  • 南山阳:南山的南面。阳,山的南面。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霭悠悠:雾气弥漫的样子。
  • 青皋:青山。
  • 丽已净:秀丽而清净。
  • 郁如浮:郁郁葱葱,仿佛在浮动。
  • 曾是:曾经是。
  • 厌蒙密:厌倦山林的幽深茂密。
  • 旷然:豁然开朗的样子。
黄花川创作背景

王维后期的诗歌创作多与他亦官亦隐的生活状态相关。他在辋川别业时,寄情山水,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景的诗作。《黄花川》很可能也是他在游览或隐居期间,对黄花川一带的自然景色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当时他或许在官场中经历了一些波折,内心渴望在山水间寻求宁静与解脱,于是在对黄花川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心境。

黄花川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花川的艰险路径、幽深山林、松间风声、石中溪流等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林画卷。诗的开篇通过“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生动地写出了山路的崎岖难行,为后文的山林游历做了铺垫。“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则描绘了同行伙伴在山林间时隐时现的情景,增添了山林的神秘氛围。“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运用听觉描写,将松间风声比作雨声,石间溪流的潺潺声清晰可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则表现了诗人在山林中的悠然自得,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南山的景色,“白露霭悠悠”“绿树郁如浮”,展现了秋天山林的清新秀丽。最后,诗人从最初对山林的“厌蒙密”到“旷然销人忧”,表达了他在自然中获得心灵解脱的感受,体现了王维山水诗中常有的禅意与哲理。

黄花川知识点

1.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苏轼评价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 古代诗歌中常运用多种感官描写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黄花川》中运用了视觉(“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等)和听觉(“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描写。

3. “阳”在古代汉语中常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阴”则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如“南山阳”。

作者王维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相关作品

左掖梨花(一作海棠。与丘为、皇甫冉同作)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危径几万转。

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

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

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

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

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

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

旷然销人忧。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