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春中田园作》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王维浏览量:670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春中田园作》拼音版
chūn zhōng tián yuán zuò
[ [ táng cháo ] ] wáng wéi
shàng chūn jiū míng , , cūn biān xìng huā bái       
chí yuǎn yáng , , chú chān quán       
guī yàn shí cháo , , jiù rén kàn xīn       
lín shāng , , chóu chàng yuǎn háng
春中田园作古诗译文

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砍伐伸长的树枝,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春中田园作古诗注解
  • 春鸠:即斑鸠,春天时常鸣叫。
  • 远扬:又长又高的枝条。
  •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 :察看。
  • 泉脉:地下的泉水。
  • :酒杯。
  • :进用。
春中田园作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期。此诗写春日山居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诗人由春天的景物联想到了人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春中田园作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到来时,乡村里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诗的前两句“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则写出了人们在春天里的劳动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以燕子归巢和人们看新历的细节,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们对生活的期盼。最后两句“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则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了远行在外的游子,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气息。

春中田园作知识点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王维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春中田园作讲解

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们劳动生活的刻画,还有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重点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诗歌的意境营造,同时也可以了解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风格。

作者王维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相关作品

左掖梨花(一作海棠。与丘为、皇甫冉同作)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危径几万转。

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

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

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

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

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

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

旷然销人忧。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