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醉中对红叶》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644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醉中对红叶》拼音版
zuì zhōng duì hóng
[ [ táng cháo ] ] bái
lín fēng miǎo qiū shù , , duì jiǔ zhǎng nián rén       
zuì mào shuāng , , suī hóng shì chūn
醉中对红叶译文

站在秋天的尽头,凛冽的风吹过林间, 我与酒为伴度过了无数年。 醉倒时,我面容如霜叶一般清冷, 虽然红艳,却非春天之色彩。

醉中对红叶创作背景

关于《醉中对红叶》,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无法确定,因为白居易这首诗并未提及具体的事件或情境。然而,从诗中的内容可以推测出一些背景信息。

诗中描述了作者酒醉之时与红叶对话的场景。他对红叶进行思考和询问,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和思考。在这个场景中,可能是白居易沉浸在酒后的情绪中,或者在一个秋天的时刻与红叶相遇,内心产生了某种共鸣。

虽然确切的创作背景不为人所知,但这首诗以其含蓄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生命短暂的领悟,同时通过与红叶的对话,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和人生经历的思考。这种对于时光、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在唐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主题之一。

醉中对红叶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慨。首先,诗人描述自己站在秋天的尽头,凝望着风中红叶,与酒为伴度过了许多年月。"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饮酒作乐的境遇。

接下来,诗人通过"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这两句,将自己在酒醉时的面容与红叶进行了对比。醉态如同霜叶,虽然红艳却无法代替春天的美丽,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光阴的短暂。这里的红叶可以被理解为象征生命的短暂和变迁,而诗人面容的"虽红不是春"则是对自身状况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自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和思考。它以寥寥数语,传递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领悟,反映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白居易深邃内敛的情感和对美的细腻感知,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醉中对红叶注解

临风杪秋树:临(lín):靠近;风杪(miǎo):秋天的尽头;秋树:指秋天的树木。这里描述了诗人站在秋天的尽头,凝望着树上的红叶。

对酒长年人:对(duì):陪伴;长年(zhǎng nián):多年;人:指诗人自己。这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以来与酒为伴的境遇,意味着他孤独寂寞、沉浸在酒乐之中。

醉貌如霜叶:醉貌(zuì mào):酒醉时的神情;如(rú):像;霜叶:冷霜覆盖的叶子。这句描绘了诗人酒醉时面容的神态,形容得像被寒霜覆盖的叶子一样。

虽红不是春:虽(suī):尽管;红:指红叶;不是:不是;春:指春天。这句意味着红叶虽然鲜红,却无法代替春天的美丽。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光阴的短暂。

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相关作品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

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

剪截五言兼用钺,陶钧六义别开炉。

惊人卷轴须知有,随事文章不道无。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醉中戏赠郑使君 时使君先归,留妓乐重饮。

密座移红毯,酡颜照绿杯。

双娥留且住,五马任先回。

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开。

平生少年兴,临老暂重来。

醉中留别杨六兄弟 三月二十日别。

春初携手春深散,无日花间不醉狂。

别后何人堪共醉,犹残十日好风光。

醉中归周至

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

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问贫乏

头白醉昏昏,狂歌秋复春。

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

[苏州、刑部侍郎、河南尹、同州刺史、太子少傅皆以病免也。

]异世陶元亮,前生刘伯伦。

卧将琴作枕,行以锸随身。

岁要衣三对,年支谷一囷。

园葵烹佐饭,林叶扫添薪。

没齿甘蔬食,摇头谢缙绅。

自能抛爵禄,终不恼交亲。

但得杯中渌,从生甑上尘。

烦君问生计,忧醒不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