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望江梅》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李煜浏览量:200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

忙杀看花人。

《望江梅》拼音版
wàng jiāng méi
[ [ táng cháo ] ]
xián mèng yuǎn , , nán guó zhèng fāng chūn       
chuán shàng guǎn xián jiāng miàn 绿 , , mǎn chéng fēi hún qīng chén       
máng shā kàn huā rén
望江梅古诗译文

在闲梦中,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南方,正值芬芳的春天。江面上游船如织,管弦乐声悠扬,江水一片碧绿。城中飞扬的柳絮与轻轻的尘土相互混杂。赏花的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望江梅古诗注解
  • 闲梦远:闲,悠闲。梦远,指梦中来到了遥远的地方。
  • 南国:指南唐国土。
  • 芳春:美好的春天。
  • 管弦:指演奏音乐的声音。
  • 飞絮:飞扬的柳絮。
  • 轻尘:轻微的尘土。
  • 忙杀:忙坏了。
望江梅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常常通过梦境来追忆往昔的美好生活。这首词描绘了南唐春天的繁华景象,正是他对过去南国生活的怀念与眷恋。

望江梅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梦境开篇,“闲梦远”营造出一种悠远、闲适却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南国正芳春”点明了梦中的场景是南方的春天,给人以美好、生机盎然的感觉。“船上管弦江面绿”,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江面上游船穿梭,管弦乐声回荡,江水碧绿的景象,展现出江南春天的繁华与热闹。“满城飞絮混轻尘”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氛围,柳絮飞扬,尘土轻扬,动静结合。最后“忙杀看花人”,通过描写赏花人的忙碌,侧面烘托出春天景色的迷人,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南国生活的富足与安逸。整首词通过对梦境中美好景象的描写,表达了李煜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亡国的悲痛。

望江梅知识点

1. 李煜是南唐末代君主,其词风格哀婉凄绝,情感真挚,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2. 《望江梅》是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等。

3. 这首词运用了视觉(“江面绿”“满城飞絮”)和听觉(“管弦”)相结合的描写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望江梅讲解

这首《望江梅》是李煜的经典词作之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首先从整体意境来看,词人通过梦境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南国春天场景,这其实是他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向往。在表现手法上,词人调动了多种感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热闹的氛围。而从情感表达上来说,表面上是在描绘美景,实则是在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亡国的哀伤和对故国的思念。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对于我们学习古诗词来说,要学会体会诗词中的意境、表现手法和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作者李煜介绍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相关作品

长相思·云一緺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