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漉漉,波烟玉。
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粉态袷罗寒,雁羽铺烟湿。
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入。
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
挽菱隔歌袖,绿刺罥银泥。
月漉漉,波烟玉。
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粉态袷罗寒,雁羽铺烟湿。
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入。
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
挽菱隔歌袖,绿刺罥银泥。
月光洒下,水波如含着烟雾的美玉。莎草青葱,桂花繁茂,芙蓉花与江边树木相互映衬。女子穿着粉衣罗衫,透着寒意,雁群飞过,羽毛似被湿烟笼罩。谁能欣赏那石帆美景,乘船驶入如镜的江水中。秋天来临,红花凋零,水上散发着莲子的香气,颗颗饱满整齐。采菱的女子隔着歌袖挽着菱角,绿色的菱刺挂着银色的泥。
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他一生仕途不顺,抱负难以施展。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可能是他在游历过程中,看到秋夜江景有感而发。他借景抒情,通过描绘秋夜江边的景色和采菱女子的活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江景图,意境清幽冷艳。诗的开头通过“月漉漉,波烟玉”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中间描写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粉态夹罗寒”刻画了女子的娇弱和秋夜的寒意。“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入”则给人一种空灵、飘逸的感觉。最后几句描写采菱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整首诗语言优美,用词精巧,情感含蓄深沉,既展现了秋夜的美景,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风格独特,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想象丰富奇特,被后人称为“诗鬼”。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善于运用象征、比喻、夸张等手法,营造出奇幻瑰丽的意境。在这首诗中,就体现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
这首诗以秋夜江边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从语言上看,李贺用词精准、形象,如“波烟玉”将水波的质感和色泽生动地表现出来。从情感上看,表面上是描绘美景和生活场景,但实际上可能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可能暗示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要体会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
吕将军,骑赤兔。
独携大胆出秦门,金粟堆边哭陵树。
北方逆气污青天,剑龙夜叫将军闲。
将军振袖拂剑锷,玉阙朱城有门阁。
磕磕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
恒山铁骑请金枪,遥闻箙中花箭香。
西郊寒蓬叶如刺,皇天新栽养神骥。
厩中高桁排蹇蹄,饱食青刍饮白水。
圆苍低迷盖张地,九州人事皆如此。
赤山秀铤御时英,绿眼将军会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