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帝遣乘轩灾自息, 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貐吐馋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 颜回廿九鬓毛斑。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啮, 所以致之然。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帝遣乘轩灾自息, 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貐吐馋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 颜回廿九鬓毛斑。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天畏遭衔啮, 所以致之然。
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天空迷迷茫茫,大地阴森稠密。熊和毒蛇吞食人的魂魄,雪霜冻断人的骨头。恶狗被唆使着狺狺狂叫,互相追逐,它们偏偏喜欢舔食佩戴兰草的君子。天帝派遣乘坐轩车的使者,灾难自会平息,使者的玉星装饰的宝剑,黄金制作的车轭光彩夺目。我虽然骑马出行却难以返回,历阳的湖水波浪大如山岳。毒虬彼此对视,身上的金环颤动,狻猊、猰貐流着馋涎。鲍焦一生披着草而眠,颜回二十九岁鬓发就已斑白。颜回并非因为气血衰竭而早逝,鲍焦也没有违背天意。上天害怕遭到他们的指责,所以才让他们遭遇这样的命运。明明还怕您不相信,您看屈原呵壁问天的事迹就知道了。
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他虽有才华,却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感慨社会的险恶和人生的艰难时所作,通过描绘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可怕的妖魔鬼怪,来隐喻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小人的猖獗。
这首诗想象奇特,意境阴森恐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象征手法,如熊虺、毒虬、狻猊、猰貐等妖魔鬼怪,象征着社会上的邪恶势力;鲍焦、颜回等贤人的遭遇,则表达了诗人对贤才不被重用的愤慨。整首诗情感强烈,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同时,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压抑的氛围,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恐怖和残酷。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风格独特,以奇幻谲诡著称,被后人称为“诗鬼”。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想象,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典型的创作风格。同时,诗中涉及到的一些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如鲍焦、颜回、屈原等,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诗的开篇描绘了天地昏暗、熊虺食人、雪霜断骨的恐怖景象,给人一种阴森压抑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描写了恶狗追逐君子的场景,进一步表现了社会的险恶。“帝遣乘轩灾自息”一句,看似给人一线希望,但随后又说“我虽跨马不得还”,希望瞬间破灭。诗中通过对鲍焦和颜回早逝的感慨,揭示了贤才不被重用的社会现实。最后,诗人以屈原呵壁问天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不公平命运的质疑和抗争。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充分展现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
吕将军,骑赤兔。
独携大胆出秦门,金粟堆边哭陵树。
北方逆气污青天,剑龙夜叫将军闲。
将军振袖拂剑锷,玉阙朱城有门阁。
磕磕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
恒山铁骑请金枪,遥闻箙中花箭香。
西郊寒蓬叶如刺,皇天新栽养神骥。
厩中高桁排蹇蹄,饱食青刍饮白水。
圆苍低迷盖张地,九州人事皆如此。
赤山秀铤御时英,绿眼将军会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