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人毒毒在心,对面如弟兄。
美言不可听,深于千丈坑。
不如掩关坐,幽鸟时一声。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
人毒毒在心,对面如弟兄。
美言不可听,深于千丈坑。
不如掩关坐,幽鸟时一声。
蛇的毒素,能看到它毒发时的症状;药物的毒素,能知晓它的名称。人心的险恶藏在内心深处,即便面对面时也能装作亲如兄弟。那些好听的言语可千万别轻信,其背后的险恶比千丈的深坑还要可怕。倒不如关上房门静心而坐,时不时还能听到幽鸟的一声啼鸣。
卢仝生活于唐朝,那时政治环境复杂,朝廷内部斗争激烈。他一生未曾入朝为官,对世间的人情冷暖、人心险恶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或许是他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有感而发所作,通过诗来表达对人心叵测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开,将蛇毒、药毒的有形有名和人毒的无形藏心进行对比,突出了人心险恶的难以捉摸。“美言不可听,深于千丈坑”形象地描绘出花言巧语背后隐藏的巨大危险。最后一句“不如掩关坐,幽鸟时一声”,从对人心险恶的批判转向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出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纷扰,回归内心平静的心境。整首诗语言质朴,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1. 卢仝是唐代诗人,他的诗风独特,多愤世嫉俗之作。
2. “掩关”这一行为在古代文化中常与修行、避世相关联。
3. 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掩关铭》开篇就指出蛇毒和药毒的特征,它们的危害是直观可见或可被认知的。而人毒却不同,藏在内心深处,表面上还能与你称兄道弟,这一对比让我们看到人心的复杂和虚伪。接着,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被美言所迷惑,因为美言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陷阱。最后,诗人给出自己的选择——掩关而坐,聆听幽鸟的啼鸣,在宁静中寻找内心的安宁。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也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同时也启示我们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