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杨巨源浏览量:233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拼音版
shé yáng liǔ / / liàn xiù cái yáng liǔ
[ [ táng cháo ] ] yáng yuán
shuǐ biān yáng liǔ chén , , fán jun1 shé zhī       
wéi yǒu chūn fēng zuì xiàng , , yīn qín gèng xiàng shǒu zhōng chuī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注解

  ⑴和练秀才杨柳:诗题一作“折杨柳”,乐府歌曲,属横吹曲。
  ⑵曲尘丝:指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尘:一作“烟”。
  ⑶向:一作“肯”。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译文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赏析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箫声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事。这首诗虽未指明地点,从诗意看,写的大概也是灞陵折柳赠别的事。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烦君折一枝!”此情此景,俨然是一幅“灞陵送别图”。
  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就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可谓深情款款。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情之情的深化和发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
  这首诗是从行者的角度来写,在行者眼里看来,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仿佛就是前来送行的友人。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有情了。这种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的手法,常用于中国古典诗歌中,如唐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云“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宋刘攽《新晴》诗曰:“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都是移情于物,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称为“物色带情”(《文镜秘府论·南·论文意》)。这不是一般的拟人化,不是使物的自然形态服从人的主观精神,成了人的象征,而是让人的主观感情移入物的自然形态,保持物的客观形象,达到物我同一的境地。
  末两句之所以耐人寻味,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巧妙的比喻和物色带情的艺术手法,这正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名家点评

  《苕溪渔隐丛话》:《复斋漫录》:予读唐杨巨源“江边杨柳曲尘丝”之句,不知所本。后读刘梦得《杨柳枝》词云;“风阀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曲尘丝。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乃知巨源取此。
  《鹤林玉露》:唐人柳诗“水边杨柳曲尘丝……”,朱文公每喜诵之,取其兴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孟庄曰:遇物生情,才得作绝三昧。
  《删订唐诗解》:唐云:柳如烟丝,折以赠别,而春风吹拂,更是有情:此就题翻意法。吴云:言春风之不忍于柳,以见离别之苦。
  《古今词统》:徐士俊:他人说风妒花,此翻说风惜花。
  《湘绮楼说诗》:王闿运:因景造情,婉而多致。
  《唐人绝句精华》:宋谢枋得评曰:“杨柳已折,生意何在,春风披拂如有殷勤爱惜之心焉,此无情似有情也。仁人君子常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兴哀于无用之地,垂德于不报之所,与春风吹断柳何异!”按谢氏此评,于诗人用意推阐至极,读诗中三四句,确有寓意。谢氏以比仁人君子应物之心,虽不免过高,然亦题中所有之义也。

作者杨巨源介绍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杨巨源相关作品

襄阳乐

闲随少年去,试上大堤游。

画角栖乌起,清弦过客愁。

碑沉楚山石,珠彻汉江秋。

处处风情好,卢家更上楼。

相和歌辞·大堤曲

二八婵娟大堤女,开垆相对依江渚。

待客登楼向水看,邀郎卷幔临花语。

细雨濛濛湿芰荷,巴东商侣挂帆多。

自传芳酒涴红袖,谁调妍妆回翠娥。

珍簟华灯夕阳后,当垆理瑟矜纤手。

月落星微五鼓声,春风摇荡窗前柳。

岁岁逢迎沙岸间,北人多识绿云鬟。

无端嫁与五陵少,离别烟波伤玉颜。

相和歌辞·乌夜啼

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

乌栖不定枝条弱,城头夜半声哑哑。

浮萍摇荡门前水,任罥芙蓉莫堕沙。

琴曲歌辞·别鹤

海鹤一为别,高程方杳然。

影摇江海路,思结潇湘天。

皎然仰白日,真姿栖紫烟。

含情九霄际,顾侣五云前。

遐心属清都,凄响激朱弦。

超摇间云雨,迢递各山川。

东南信多水,会合当有年。

雄飞戾冥寞,此意何由传。

长安春游

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

日暖云山当广陌,天清丝管在高楼。

茏葱树色分仙阁,缥缈花香泛御沟。

桂壁朱门新邸第,汉家恩泽问酂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