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66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

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

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

始若畏人问,及门还具陈。

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

伊昔称乐土,所赖牧伯仁。

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亲。

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

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

健儿庇旁妇,衰翁舐童孙。

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

例以贤牧伯,徵入司陶钧。

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

晋公忌此事,多录边将勋。

因令猛毅辈,杂牧升平民。

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

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

中原困屠解,奴隶厌肥豚。

皇子弃不乳,椒房抱羌浑。

重赐竭中国,强兵临北边。

控弦二十万,长臂皆如猿。

皇都三千里,来往同雕鸢。

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筵。

指顾动白日,暖热回苍旻,公卿辱嘲叱,唾弃如粪丸。

大朝会万方,天子正临轩。

采旂转初旭,玉座当祥烟。

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

捋须蹇不顾,坐在御榻前。

忤者死艰屦,附之升顶颠。

华侈矜递衒,豪俊相并吞。

因失生惠养,渐见征求频。

奚寇西北来,挥霍如天翻。

是时正忘战,重兵多在边。

列城绕长河,平明插旗幡。

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

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生小太平年,不识夜闭门。

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生分作死誓,挥泪连秋云。

廷臣例獐怯,诸将如羸奔。

为贼扫上阳,捉人送潼关。

玉辇望南斗,未知何日旋。

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

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抢攘互间谍,孰辨枭与鸾。

千马无返辔,万车无还辕。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

南资竭吴越,西费失河源。

因今左藏库,摧毁惟空垣。

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

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

列圣蒙此耻,含怀不能宣。

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

万国困杼轴,内库无金钱。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

馈饷多过时,高估铜与铅。

山东望河北,爨烟犹相联。

朝廷不暇给,辛苦无半年。

行人搉行资,居者税屋椽。

中间遂作梗,狼藉用戈鋋,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

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

礼数异君父,羁縻如羌零。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

巍巍政事堂,宰相厌八珍。

敢问下执事,今谁掌其权。

疮疽几十载,不敢扶其根。

国蹙赋更重,人稀役弥繁。

近年牛医儿,城社更扳援。

盲目把大旆,处此京西藩。

乐祸忘怨敌,树党多狂狷。

生为人所惮,死非人所怜。

快刀断其头,列若猪牛悬。

凤翔三百里,兵马如黄巾。

夜半军牒来,屯兵万五千。

乡里骇供亿,老少相扳牵。

儿孙生未孩,弃之无惨颜。

不复议所适,但欲死山间。

尔来又三岁,甘泽不及春。

盗贼亭午起,问谁多穷民。

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

咫尺不相见,旱久多黄尘。

官健腰佩弓,自言为官巡。

常恐值荒迥,此辈还射人。

愧客问本末,愿客无因循。

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我听此言罢,冤愤如相焚。

昔闻举一会,群盗为之奔。

又闻理与乱,在人不在天。

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

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

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

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

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闻。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拼音版
háng 西 jiāo zuò bǎi yùn
[ [ táng cháo ] ] shāng yǐn
shé nián jiàn yuè liáng hái qín       
nán xià sàn guān běi wèi zhī bīn       
cǎo bàn shū chè lèi bīng xuě chén       
yòu ruò xià jiāo juàn fāng jīn       
gāo tián zhǎng jiě xià tián zhǎng jīng zhēn       
nóng dào páng niú kōng dūn       
guò cūn luò shí shì cún       
cún zhě jiē miàn yíng bīn       
shǐ ruò wèi rén wèn mén hái chén       
yòu tián chóu báo mín cháng pín       
chēng suǒ lài rén       
guān qīng ruò bīng shàn liù qīn       
shēng ér yuǎn zhēng shēng shì lín       
zhuó jiǔ yíng fǒu làn duī jīng qūn       
jiàn ér páng shuāi wēng shì tóng sūn       
kuàng zhēn guān hòu mìng guān duō chén       
xián zhēng táo jun1       
jiàng kāi yuán zhōng jiān xié náo jīng lún       
jìn gōng shì duō biān jiāng xūn       
yīn lìng měng bèi shēng píng mín       
zhōng yuán suí duō chú shòu fēi zhì zūn       
huò chū xìng chén bèi huò yóu ēn       
zhōng yuán kùn jiě yàn féi tún       
huáng jiāo fáng bào qiāng hún       
zhòng jié zhōng guó qiáng bīng lín běi biān       
kòng xián èr shí wàn zhǎng jiē yuán       
huáng dōu sān qiān lái wǎng tóng diāo yuān       
huàn shí kāi yàn       
zhǐ dòng bái nuǎn huí cāng mín gōng qīng cháo chì tuò fèn wán       
cháo huì wàn fāng tiān zhèng lín xuān       
cǎi zhuǎn chū zuò dāng xiáng yān       
jīn zhàng shè zhū lián gāo qiān       
jiǎn zuò zài qián       
zhě jiān zhī shēng dǐng diān       
huá chǐ jīn xuàn háo jun4 xiàng bìng tūn       
yīn shī shēng huì yǎng jiàn jiàn zhēng qiú pín       
kòu 西 běi lái huī huò tiān fān       
shì shí zhèng wàng zhàn zhòng bīng duō zài biān       
liè chéng rào zhǎng píng míng chā fān       
dàn wén jiàn hàn bīng tún       
bào ér xiǎo pān chē fān shēng xiǎo tài píng nián shí mén       
shǎo zhuàng jìn diǎn háng lǎo shǒu kōng cūn       
shēng fèn zuò shì huī lèi lián qiū yún       
tíng chén zhāng qiè zhū jiāng léi bēn       
wéi zéi sǎo shàng yáng zhuō rén sòng tóng guān       
niǎn wàng nán dòu wèi zhī xuán       
chéng zhī kāi jiǔ gòu yún léi tún       
sòng zhě wèn dǐng cún zhě yào gāo guān       
qiǎng rǎng jiān dié shú biàn xiāo luán       
qiān fǎn pèi wàn chē hái yuán       
chéng kōng shǔ què rén chái láng xuān       
nán jié yuè 西 fèi shī yuán       
yīn jīn zuǒ cáng cuī huǐ wéi kōng yuán       
rén dāng shēn yǒu zuǒ yòu biān       
jīn bàn wěi zhǒu shēng sào shān       
liè shèng méng chǐ hán huái 怀 néng xuān       
móu chén gǒng shǒu xiàng jiè gǎn xiān       
wàn guó kùn zhù zhóu nèi jīn qián       
jiàn ér shuāng xuě qiàn shang dān       
kuì xiǎng duō guò shí gāo tóng qiān       
shān dōng wàng běi cuàn yān yóu xiàng lián       
cháo tíng xiá gěi xīn bàn nián       
háng rén huō háng zhě shuì chuán       
zhōng jiān suí zuò gěng láng jiè yòng chán lín mén sòng jiē zhì tōng tiān bān       
zhě miè cún zhě shàng qiān yán       
shù jun1 qiāng líng       
zhí qiú shū chì chéng suǒ wàng quán       
wēi wēi zhèng shì táng zǎi xiàng yàn zhēn       
gǎn wèn xià zhí shì jīn shuí zhǎng quán       
chuāng shí zǎi gǎn gēn       
guó gèng zhòng rén fán       
jìn nián niú ér chéng shè gèng bān yuán       
máng pèi chù jīng 西 fān       
huò wàng yuàn shù dǎng duō kuáng juàn       
shēng wéi rén suǒ dàn fēi rén suǒ lián       
kuài dāo duàn tóu liè ruò zhū niú xuán       
fèng xiáng sān bǎi bīng huáng jīn       
bàn jun1 dié lái tún bīng wàn qiān       
xiāng hài gòng 亿 lǎo shǎo xiàng bān qiān       
ér sūn shēng wèi hái zhī cǎn yán       
suǒ shì dàn shān jiān       
ěr lái yòu sān suì gān chūn       
dào zéi tíng wèn shuí duō qióng mín       
jiē shǐ 使 shā tíng zhī kǒng yīn       
zhǐ chǐ xiàng jiàn hàn jiǔ duō huáng chén       
guān jiàn yāo pèi gōng yán wéi guān xún       
cháng kǒng zhí huāng jiǒng bèi hái shè rén       
kuì wèn běn yuàn yīn xún       
méi chén cāng huáng hūn       
tīng yán yuān fèn xiàng fén       
wén huì qún dào wéi zhī bēn       
yòu wén luàn zài rén zài tiān       
yuàn wéi shì jun1 qián pōu xīn gān       
kòu tóu chū xiān xuè pāng tuó chén       
jiǔ zhòng àn kōng zhān chún       
shǐ 使 diǎn zuò shàng shū yǎng wéi jiāng jun1       
shèn dào yán yán wèi rěn wén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古诗译文

蛇年午月的时候,我从梁州返回秦地。往南经过大散关,向北渡过渭水之滨。草木半开半合,和冰雪覆盖的早晨不同。又好像夏天酷热时,草木焦卷没有水分。高田长满了槲枥,低田长满了荆榛。农具被丢弃在路旁,饥饿的牛死在空墩上。我缓缓走过村落,十户人家几乎没有一户留存。活着的人都满脸泪痕,没有衣服来迎接客人。开始好像害怕别人询问,到了门口才详细诉说。右辅地区田地贫瘠,这里的百姓常常贫困。从前这里号称乐土,全靠州郡长官仁爱。官员清廉如冰玉,小吏和善如六亲。生儿子不用去远方征战,生女儿能侍奉四邻。浊酒装满瓦罐,陈谷堆满谷仓。健壮的男子庇护着旁妇,年迈的老人疼爱孙儿。何况自贞观以后,任命的官员多是儒臣。照例任用贤良的州郡长官,征召入朝掌管国政。到了开元年间,奸邪之人扰乱了国家的治理。晋公忌讳这种情况,多记录边将的功勋。于是让勇猛刚毅之辈,混杂管理升平的百姓。中原于是多事,官员的任命不由皇帝做主。有的出自宠臣,有的凭借外戚的恩宠。中原百姓饱受屠戮,奴隶都吃腻了肥猪。皇子被抛弃不哺乳,后妃怀抱羌浑的孩子。大量赏赐耗尽了中原财富,强大的军队驻扎在北边。拉弓的士兵有二十万,手臂修长如猿猴。离皇都三千里,来往快如雕鸢。五里换一匹马,十里摆一次筵席。指挥之间能让白日移动,能让寒冷的天空变暖。公卿遭到嘲笑呵斥,被唾弃如粪丸。大朝会接见万方宾客,天子正临轩听政。彩旗在初升的旭日下转动,玉座处在祥烟之中。金障特别设置,珠帘高高卷起。有人捋着胡须傲慢不顾,坐在御榻前。违背他的人死得艰难,依附他的人飞黄腾达。奢华相互炫耀,豪俊相互吞并。因此失去了对百姓的恩惠养育,渐渐看到征敛频繁。奚寇从西北而来,迅猛如天翻地覆。这时正忘记了战争,重兵大多在边疆。列城环绕着长河,黎明时插满旗幡。只听到胡虏的骑兵攻入,不见汉兵驻守。大妇抱着孩子哭泣,小妇攀着车辕。她们生在太平年,不知夜晚要闭门。少壮都被征调,老弱守着空村。生离死别立下誓言,挥泪如秋云连绵。朝廷大臣都胆小如獐,诸将如瘦弱的奔兽。贼兵扫过上阳宫,捉人送往潼关。皇帝的车驾遥望南斗,不知何时能回还。确实知道开国已久,遭遇了这样的艰难困境。送行的人觊觎高位,留存的人索要高官。战乱中相互间谍,谁能分辨枭与鸾。千匹马没有返回的缰绳,万辆车没有回来的车辕。城空了鼠雀都死了,人走了豺狼在喧闹。南方的资财耗尽于吴越,西方的费用失去了河源。如今左藏库,只剩下摧毁的空墙。就像人有了一身病,有左边却没有右边。筋体一半麻木,肘腋生了臊膻。历代皇帝蒙受此耻,心怀怨恨不能宣泄。谋臣拱手站立,相互告诫不敢先发言。万国被征敛困扰,内库没有金钱。健儿站在霜雪中,腹中饥饿衣裳单薄。军饷常常延误,高价估算铜和铅。山东望着河北,炊烟还相连。朝廷无暇顾及,百姓辛苦不到半年。行人被征收路费,居民被征收屋椽税。中间于是发生变故,兵器狼藉。朝廷派人送节度使的节钺,赐予通天的官班。被打败的人全族被灭,存活的人还在拖延。礼数不同于君父,笼络如同羌零。只求献出赤诚之心,希望大体能保全。巍巍的政事堂,宰相吃厌了八珍。敢问下面办事的人,如今谁掌握着大权。疮疽已经几十年,不敢拔除它的根源。国家疆域缩小赋税更重,人口稀少劳役更繁。近年牛医的儿子,依仗权势。盲目地把持大旗,处在京西藩镇。幸灾乐祸忘记怨敌,树立党羽多是狂狷之徒。活着被人忌惮,死了没人可怜。快刀砍下他的头,像猪牛一样悬挂着。凤翔三百里,兵马像黄巾军。半夜军牒传来,屯兵一万五千。乡里害怕供应军需,老少相互牵扯。儿孙还未长大,就被抛弃毫无惨色。不再考虑去哪里,只想死在山间。从那以来又过了三年,春雨还未降临。盗贼在中午就起来,问是谁大多是穷人。节度使杀了亭吏,抓捕他们又怕没有理由。近在咫尺却见不到人,干旱久了多黄尘。官健腰佩弓箭,自称是为官巡逻。常常担心在荒凉偏远之地,这些人会射杀行人。我惭愧客人询问事情的本末,希望客人不要拖延。郿坞到陈仓,此地忌讳黄昏。我听完这些话,冤愤如烈火焚烧。从前听说举行一次会盟,群盗就会奔散。又听说治与乱,在于人而不在于天。我愿为了这件事,在君主面前剖开心肝。叩头流出鲜血,滂沱地污了紫宸殿。九重宫门已隔绝,涕泗空沾嘴唇。使典做了尚书,奴仆做了将军。千万不要说这话,这话让人不忍听闻。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古诗注解
  • 蛇年建午月:蛇年五月。古人用干支纪年,地支中有巳、午等,巳属蛇,午对应五月。
  • :梁州,今陕西汉中一带。
  • :指今陕西关中地区。
  •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是当时秦蜀交通要道。
  • :渭河。
  • 右辅:指京西的凤翔府。
  •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
  •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年号。
  • 晋公:指裴光庭,封晋公。
  • 奚寇:指奚族入侵者。
  • 上阳:上阳宫,在洛阳。
  •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是当时的军事要地。
  • 左藏库:唐代国库之一。
  • 万国困杼轴:天下百姓因赋税繁重而困苦。杼轴,织布机上的两个部件,代指纺织,这里指百姓的生产活动。
  • 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
  • 河北:指黄河以北地区。
  • 爨烟:炊烟。
  • 行人搉行资:行人被征收路费。搉,征收。
  • 居者税屋椽:居民被征收屋椽税。
  • 节制:节度使的节钺,象征权力。
  • :赐。
  • 通天班:高官显位。
  • 政事堂:唐宰相议事之处。
  • 八珍:古代八种珍贵的食物,后泛指美食。
  • 郿坞:在今陕西眉县东北,董卓曾在此筑坞。
  •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东。
  • 紫宸:宫殿名,唐代皇帝接见群臣的内朝正殿。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当时李商隐从兴元(今陕西汉中)返长安,途经西郊农村,目睹了农村的荒凉破败、百姓的悲惨生活,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感慨万千,于是创作了这首长达一百韵的五言古诗。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赋税繁重等问题严重,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诗人通过描写沿途所见所闻,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古诗赏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李商隐诗歌中的长篇力作。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从思想内容上看,它以诗人的行程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唐末社会的悲惨画卷。诗中既有对农村荒凉破败景象的描写,如“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展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又有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如对开元年间以来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的揭露,指出这些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诗人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如“我愿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艺术技巧方面,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写旅途所见的农村景象,引出百姓的诉说;接着回顾历史,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最后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愿望。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将昔日

作者李商隐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相关作品

自喜

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

绿筠遗粉箨,红药绽香苞。

虎过遥知阱,鱼来且佐庖。

慢行成酩酊,邻壁有松醪。

早起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

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杂曲歌辞·杨柳枝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杂曲歌辞·无愁果有愁曲

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皇包世度。

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

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

秋娥点滴不成泪,十二玉楼无故钉。

推烟唾月抛千里,十番红桐一行死。

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日暮向风牵短丝,血凝血散今谁是。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

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

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

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眸割。

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

土花漠漠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