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鱼龙暗楚关,白波沉却海门山。
鹏腾鳌倒且快性,地坼天开总是闲。
风卷鱼龙暗楚关,白波沉却海门山。
鹏腾鳌倒且快性,地坼天开总是闲。
狂风席卷,鱼龙都隐匿于黑暗的楚关,白色的波涛汹涌,似乎要将海门山沉没。大鹏腾飞、巨鳌倾倒,尽情地展现着快意随性,大地崩裂、天空裂开,在诗人眼中也不过是平常之事。
卢仝生活在唐朝,其一生经历丰富,性格狂放不羁。关于《扬子津》的具体创作背景并无确切详细记载。扬子津是古代长江下游重要的渡口,往来船只众多,是交通要冲。可能卢仝途径此地,目睹了扬子津狂风大作、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诗。也有可能他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扬子津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描写上,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白波沉却海门山”“地坼天开总是闲”,将自然景象的宏大与壮观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中还运用了神话意象,“鹏腾鳌倒”,鹏和鳌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巨大生物,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也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气势。从情感表达上看,整首诗充满了一种豁达、豪放的情感。诗人在面对如此宏大的自然景象时,没有表现出恐惧或敬畏,反而觉得“快性”“总是闲”,体现出他超脱世俗、笑傲天地的心境。
1. 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其诗风奇特,多险怪之语,在中唐时期的诗坛独树一帜。
2. 扬子津:古渡口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是古代长江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 夸张和神话意象的运用:夸张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神话意象则能为诗歌增添奇幻色彩和文化内涵。
整首诗开篇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狂风呼啸、波涛汹涌的画面。“风卷鱼龙暗楚关”,狂风似乎卷起了水中的鱼龙,让楚关都变得昏暗,营造出一种紧张、雄浑的氛围。接着“白波沉却海门山”,白色的波涛汹涌澎湃,仿佛能将海门山淹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力量的强大。“鹏腾鳌倒且快性”,诗人的想象更加奇幻,大鹏腾飞、巨鳌倾倒,这宏大的场景让诗人感到畅快淋漓。最后“地坼天开总是闲”,诗人以一种超脱的视角看待天地间的巨变,认为这一切都不过是平常之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更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豁达超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