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题褚遂良孙庭竹》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卢仝浏览量:149

负霜停雪旧根枝,龙笙凤管君莫截。

春风一番琴上来,摇碎金尊碧天月。

《题褚遂良孙庭竹》拼音版
chǔ suí liáng sūn tíng zhú
[ [ táng cháo ] ] tóng
shuāng tíng xuě jiù gēn zhī , , lóng shēng fèng guǎn jun1 jié       
chūn fēng fān qín shàng lái , , yáo suì jīn zūn tiān yuè
题褚遂良孙庭竹古诗译文

那历经霜雪的竹子依旧保留着旧有的根枝,请你不要将它砍截做成龙笙凤管。春风轻拂,竹子的声音仿佛从琴上流淌而出,摇碎了酒杯中倒映着的碧天明月。

题褚遂良孙庭竹古诗注解
  • 负霜停雪:指竹子经受住霜雪的考验。
  • 龙笙凤管:笙和管都是古代的乐器,这里泛指用竹子做成的乐器。
  • 金尊:珍贵的酒杯。
题褚遂良孙庭竹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已难以确切知晓。但从诗题来看,是题写在褚遂良后人庭院中的竹子上。可能诗人在欣赏竹子时,被竹子的品格和姿态所打动,从而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题褚遂良孙庭竹古诗赏析

首句“负霜停雪旧根枝”描绘出竹子坚韧不拔的形象,它历经霜雪的洗礼,依旧保留着旧有的根枝,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龙笙凤管君莫截”,诗人发出劝告,不要将这竹子砍截做成乐器,体现出诗人对竹子本身的珍视,或许是因为竹子的品格比它做成的乐器更有价值。

后两句“春风一番琴上来,摇碎金尊碧天月”则营造出一种空灵美妙的意境。春风吹拂,竹子发出的声音仿佛琴音一般悠扬,而这琴音又似乎摇碎了酒杯中倒映着的碧天明月,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整首诗借竹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题褚遂良孙庭竹知识点

1. 卢仝是唐代诗人,他的诗风奇特,以怪诞、险僻著称。

2. 在中国文化中,竹子象征着坚韧、高洁、谦虚等品质,常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颂。

3. 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竹子的声音比作琴音,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题褚遂良孙庭竹讲解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竹子的坚韧品格和美妙声音。诗人先描绘了竹子历经霜雪的形象,强调其生命力的顽强。然后劝告人们不要破坏竹子,体现出对竹子的尊重和爱护。最后通过描写春风中竹子的声音和酒杯中的月影,营造出一种空灵、美妙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所代表的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作者卢仝介绍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卢仝相关作品

山中

饥拾松花渴饮泉,偶从山后到山前。

阳坡软草厚如织,困与鹿麛相伴眠。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马兰请客

兰兰是小草,不怕郎君骂。

愿得随君行,暂到嵩山下。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竹请客

我本泰山阿,避地到南国。

主人欲移家,我亦要归北。

上客幸先归,愿托归飞翼。

唯将翛翛风,累路报恩德。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虾蟆请客

凡有水竹处,我曹长先行。

愿君借我一勺水,与君昼夜歌德声。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蛱蝶请客

粉末为四体,春风为生涯。

愿得纷飞去,与君为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