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日暖春鸠鸣,逐水看花任意行。
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
山中日暖春鸠鸣,逐水看花任意行。
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
山中春日和暖,春鸠欢快地鸣叫着。我沿着溪水漫步,随心所欲地欣赏着沿途的花朵。傍晚时分我回到住处的石窗之下,偶然发现菖蒲叶上有人留下的题名。
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能看出张籍置身于山中的闲适之态。他或许是在山林中暂避尘世纷扰,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因而写下此诗来记录当时的心境与山中的所见所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闲适自在的山中春景图。首句“山中日暖春鸠鸣”,通过“日暖”营造出温暖宜人的氛围,“春鸠鸣”以声衬静,展现出山中的生机与宁静。“逐水看花任意行”,一个“逐”字和“任意”一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随性而为、悠然自得的心境,他沿着溪水漫步赏花,完全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向晚归来石窗下”,点明时间变化,诗人在山中游玩了一整天,傍晚回到住处。而“菖蒲叶上见题名”则给诗歌增添了一份意外和惊喜,可能是友人留下的痕迹,让读者不禁想象山中还有其他的故事。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体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对闲适自在生活的追求。
张籍是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风通俗自然,简洁明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如“春鸠鸣”衬托出山中的宁静;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从诗句的构成来看,前两句描绘了山中白天的活动,展现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后两句则将视角从白天转换到傍晚,从户外回到室内,通过“见题名”这一细节,引发读者的联想,使诗歌富有生活情趣。整首诗虽然简短,但却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山中生活的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在自然中忘却尘世烦恼、享受闲适时光的心境。对于学习古诗词的人来说,这首诗可以作为一个范例,学习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生动的场景,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来增添诗歌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