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巴女谣》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于鹄浏览量:2970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巴女谣》拼音版
yáo
[ [ táng cháo ] ]
niú chàng zhú zhī , , ǒu líng bàng jiāng shí       
chóu hái jiā cuò , , jiāo chū jǐn 槿
巴女谣注解

  ⑴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
  ⑵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
  ⑶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傍:靠近,邻近。
  ⑷还家错:回家认错路。
  ⑸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巴女谣译文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巴女谣赏析

  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极其清新动人。
  下两句:“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纯然是小孩儿天真幼稚的说话口气,像是骑在牛背上的小女孩对于旁人的一段答话。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可是这个顽皮的小家伙还是一个劲地歪在牛背上面唱歌,听任牛儿不紧不忙地踱步。路旁好心的人催促她快些回家:要不,待会儿天黑下来,要找不到家门了!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居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害怕呢!只要看见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木槿入夏开华,花有红、白、紫等色,本是川江一带农家住房四周通常的景物,根本不能以之当作辨认的标志。小女孩这番自作聪明的回话,正像幼小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人们“我家爷爷是长胡子的”一样的引人发笑。诗中这一逗人启颜的结句,对于描绘人物的言语神情,起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古人说:“诗是有声画。”这首小诗就是如此。因为它不但有形、有景,有丰富的色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芭蕉的新绿和竹篙上紫、白相间的槿花),而且还有姑娘清脆的歌声。《竹枝词》是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从诗人刘禹锡的仿作来看,讴歌天真纯洁的爱情是它的基本内容。从此诗中可以想见,这位巴女正是在纵情歌唱着她青春的情怀,这从“藕丝菱叶”似乎也能得到一点暗示。而且,妙就妙在她是骑在牛背上,一路走一路唱着,像移动的电影镜头一般,慢慢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空阔的远方。“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使整首诗充满乐观开朗的气息,给予读者一种健康的美的享受。
  这是于鹄采用民谣体裁写的一篇诗作,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川江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生活的一个侧面,读来饶有隽永动人的天然情趣。

作者于鹄介绍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于鹄相关作品

相和歌辞·挽歌二首

阴风吹黄蒿,挽歌渡秋水。

车马却归城,孤坟月明里。

双辙出郭门,绵绵东西道。

送死多于生,几人得终老。

见人切肺肝,不如归山好。

不闻哀哭声,默默安怀抱。

时尽从物化,又免生忧扰。

世间寿者稀,尽为悲伤恼。

题宇文é山寺读书院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

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

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

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

横吹曲辞·出塞曲

微雪将军出,吹笳天未明。

观兵登古戍,斩将对双旌。

分阵瞻山势,潜军制马鸣。

如今新史上,已有灭胡名。

单于骄爱猎,放火到军城。

待月调新弩,防秋置远营。

空山朱戟影,寒碛铁衣声。

逢著降胡说,阴山有伏兵。

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礼白鹤观祠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

放石试浅深,m壁蛇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

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

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

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

忽然见朱楼,象牌题玉京。

沈沈五云影,香风散萦萦。

清斋上玉堂,窗户悬水精。

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

膻腥遥问谁,稽首称姓名。

若容在溪口,愿乞残雪英。

惜花

夜来花欲尽,始惜两三枝。

早起寻稀处,闲眠记落时。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还移。

攀著殷勤别,明年更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