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阳光投射在纱窗上,春风撼动着门扉。她用香罗手帕擦拭着双手,春天的美好已然过去。回环的走廊四面合拢,更显得寂寞冷清,只有碧绿的鹦鹉对着红色的蔷薇。
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春日,目睹春光流逝,联想到自身的境遇,从而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首句“日射纱窗风撼扉”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但春风却撼动门扉的画面,暗示了一种不安和动荡。“香罗拭手春事违”则通过女子用香罗手帕拭手的动作,表达了她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无奈。“回廊四合掩寂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寂寞的氛围,回廊四面合拢,将寂寞紧紧地包裹起来。最后一句“碧鹦鹉对红蔷薇”,以鲜明的色彩对比,衬托出环境的冷清和人物的孤独。整首诗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动作来暗示,含蓄而深沉。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他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创造出朦胧、含蓄的意境。这首诗体现了他的这种风格特点,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来传达情感。此外,诗中的“碧鹦鹉对红蔷薇”运用了色彩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从诗歌的意象来看,“日射”“风撼扉”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香罗拭手”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细腻情感。而“回廊”“碧鹦鹉”“红蔷薇”等意象,则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幽、寂寞的氛围。从情感表达上,诗人没有直接倾诉自己的哀愁,而是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寂寞和无奈。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是李商隐诗歌的一大特色,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更深远的韵味。
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皇包世度。
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
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
秋娥点滴不成泪,十二玉楼无故钉。
推烟唾月抛千里,十番红桐一行死。
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日暮向风牵短丝,血凝血散今谁是。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
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
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
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眸割。
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
土花漠漠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