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赠赵将军》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张籍浏览量:114

当年胆略已纵横,每见妖星气不平。

身贵早登龙尾道, 功高自破鹿头城。

寻常得对论边事,委曲承恩掌内兵。

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

《赠赵将军》拼音版
zèng zhào jiāng jun1
[ [ táng cháo ] ] zhāng
dāng nián dǎn luè zòng héng , , měi jiàn yāo xīng píng       
shēn guì zǎo dēng lóng wěi dào , ,        gōng gāo 鹿 tóu chéng       
xún cháng duì lùn biān shì , , wěi chéng ēn zhǎng nèi bīng       
huì ān 西 jiāng bào guó , , líng yān shàng shū míng
赠赵将军古诗译文

当年您的胆略已不同凡响,每当见到妖星就义愤填膺。您身份尊贵,早早踏上了晋升之路;功劳卓著,独自攻破了鹿头城。平常有机会与皇上谈论边疆之事,又承蒙皇上的特别恩宠掌管禁军。您定会夺取安西来报效国家,在凌烟阁上留下大大的名字。

赠赵将军古诗注解
  • 胆略纵横:形容胆量和谋略非凡。
  • 妖星:古人认为妖星出现预示着灾祸或战乱,这里指代叛乱势力。
  • 龙尾道:指朝堂上的台阶,象征着晋升之路。
  • 鹿头城:在今四川德阳,为军事要地。
  • 委曲承恩:指承蒙皇上的特别恩宠。
  • 安西:唐朝在西域设立的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 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造的楼阁,内有功臣画像。
赠赵将军创作背景

唐朝时期,边疆战事频繁,朝廷需要众多将领来保卫国家。这首诗可能是张籍在看到赵将军的卓越功绩后,为了表达对他的赞美和期许而创作的。当时,唐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张籍希望赵将军能够继续为国家效力,抵御外敌,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赠赵将军古诗赏析

这首诗高度赞扬了赵将军的胆略和功绩。首联通过“胆略纵横”和“气不平”,展现了赵将军的英勇和正义感。颔联描述了他的尊贵身份和赫赫战功,“早登龙尾道”和“自破鹿头城”体现了他的才华和能力。颈联则突出了他与皇上的亲近关系以及对国家军事的重要作用。尾联表达了对赵将军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夺取安西,为国家立下更大的功劳,在凌烟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豪迈,表达了诗人对赵将军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赠赵将军知识点

1. 张籍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2. 凌烟阁是唐朝表彰功臣的重要场所,上面绘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3. 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重要军事和行政机构,对维护西域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赠赵将军讲解

这首《赠赵将军》是诗人张籍对赵将军的由衷赞美之作。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将军的形象鲜明生动。他不仅有着过人的胆略和勇气,能够在面对叛乱势力时毫不畏惧,而且建立了赫赫战功,为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像赵将军这样的将领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存在和努力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繁荣至关重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朝时期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崇尚。

作者张籍介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相关作品

短歌行

青天荡荡高且虚,上有白日无根株。

流光暂出还入地,催我少年不须臾。

与君相逢不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

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万年。

感春

远客悠悠任病身,谢家池上又逢春。

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

胡芦沼

曲沼春流满,新蒲映野鹅。

闲斋朝饭后,拄杖绕行多。

横吹曲辞·陇头(一曰陇头水)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横吹曲辞·望行人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

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

独闭青楼暮,烟深鸟雀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