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酬秘书王丞见寄》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张籍浏览量:65

相看头白来城阙,却忆漳溪旧往还。

今体诗中偏出格, 常参官里每同班。

街西借宅多临水,马上逢人亦说山。

芸阁水曹虽最冷,与君长喜得身闲。

《酬秘书王丞见寄》拼音版
chóu shū wáng chéng jiàn
[ [ táng cháo ] ] zhāng
xiàng kàn tóu bái lái chéng què , , què zhāng jiù wǎng hái       
jīn shī zhōng piān chū , ,        cháng cān guān měi tóng bān       
jiē 西 jiè zhái duō lín shuǐ , , shàng féng rén shuō shān       
yún shuǐ cáo suī zuì lěng , , jun1 zhǎng shēn xián
酬秘书王丞见寄古诗译文

彼此相见时都已头发斑白来到城阙,不禁回忆起往日在漳溪的交往。你在今体诗创作中格外出众,我们在常参官的行列里又常常同班。你在街西借的住宅大多临近水边,骑在马上遇到人也总是谈论着山水。秘书省和水部司虽然是最清寒冷落的官职,但我和你一直都庆幸能有闲适的时光。

酬秘书王丞见寄古诗注解
  • 城阙:指京城。
  • 漳溪:水名,具体所指待考,可能是诗人与王丞曾经交往之地。
  • 今体诗:即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 出格:超出一般,出众。
  • 常参官:唐代五品以上职事官,八品以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每日参见皇帝,称为常参官。
  • 芸阁:即秘书省,因秘书省中藏有很多书籍,而古人常用芸香驱蠹,保护书籍,故秘书省又称芸阁。
  • 水曹:水部司,属工部,掌管津济、船舻、渠梁、堤堰等事务。
酬秘书王丞见寄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籍酬答秘书王丞寄诗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中内容可以推测,当时诗人与王丞都已在京城任职,且都已头发斑白,经历了一定的人生岁月。两人可能在秘书省或其他官职上共事,有一定的交情,王丞寄诗给张籍,张籍便以此诗相酬。

酬秘书王丞见寄古诗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首联通过“相看头白”和“却忆漳溪”,既有岁月流逝、容颜老去的感慨,又有对往昔交往的怀念。颔联称赞王丞在今体诗创作上的出众才华,同时提及两人在官场中的同列,体现出一种同僚间的情谊。颈联描绘了王丞的生活情境,借宅临水、马上说山,展现出王丞对山水的喜爱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尾联以“芸阁水曹虽最冷”,点明两人官职的清寒,但“与君长喜得身闲”又表达出他们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和珍惜。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官场名利的淡泊。

酬秘书王丞见寄知识点

1. 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在格律上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方面。

2. 常参官制度:唐代的一种官员朝参制度,常参官需要每日参见皇帝,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和朝廷的政治秩序。

3. 秘书省和水部司:秘书省是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机构,水部司是工部下属的一个部门,负责水利方面的事务。在唐代,这两个部门的官职相对清寒,但也有一定的文化氛围。

作者张籍介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相关作品

短歌行

青天荡荡高且虚,上有白日无根株。

流光暂出还入地,催我少年不须臾。

与君相逢不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

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万年。

感春

远客悠悠任病身,谢家池上又逢春。

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

胡芦沼

曲沼春流满,新蒲映野鹅。

闲斋朝饭后,拄杖绕行多。

横吹曲辞·陇头(一曰陇头水)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横吹曲辞·望行人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

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

独闭青楼暮,烟深鸟雀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