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仙家鹤,远留闲宅中。
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
丞相西园好,池塘野水通。
欲将来放此,赏望与宾同。
皎皎仙家鹤,远留闲宅中。
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
丞相西园好,池塘野水通。
欲将来放此,赏望与宾同。
那洁白如雪的仙家仙鹤,长久地留在这闲置的宅院里。它们在幽静的树下,伴着明月徘徊;在小亭边,迎着微风发出嘹亮的叫声。丞相的西园景色优美,池塘与野外的水流相通。真想把这双鹤带到这里放养,和宾客一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象。
此诗创作于唐朝,裴司空写诗向刑部白侍郎索要双鹤,张籍以此诗相和。当时文人之间常以诗歌唱和交流,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和情感。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创作出来的。
诗的开篇描绘了双鹤的洁白以及它们在闲宅中的闲适状态,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通过描写双鹤在月下树旁徘徊、在风中亭边鸣叫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意境。后两句则提到丞相的西园,表达了想将双鹤放养在此,与宾客一同欣赏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1. 唱和诗是古代文人之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诗歌相互回应,表达情感和观点。
2. 仙鹤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被视为长寿、吉祥、高雅的象征。
3. 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文人之间的诗歌唱和活动非常频繁,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和传播。
这首诗以双鹤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入手,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了解唐朝的文化背景和诗歌唱和的传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创作意图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