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夏日闲居》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张籍浏览量:149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夏日闲居》拼音版
xià xián
[ [ táng cháo ] ] zhāng
duō bìng féng yíng shǎo , , xián yòu nián       
yào kàn chén , , chá guò mǎo shí jiān       
cǎo zhǎng qíng lái , , chóng fēi wǎn hòu tiān       
shí yōu mèng yuǎn , , jiào dào shān biān
夏日闲居古诗译文

因为多病,很少去迎接和拜访他人,就这样悠闲地又度过了一年。按照辰日的讲究调配草药,过了卯时才来煎茶。雨后初晴,地面上的草蓬勃生长;傍晚时分,虫子在空中飞舞。此时,幽远的梦境将我带到了远方,不知不觉间仿佛来到了山边。

夏日闲居古诗注解
  • 逢迎:迎接和拜访。
  • 辰日:古代有按照辰日来进行某些活动的习俗,这里指调配草药选在辰日。
  • 卯时: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现在的早上 5 点到 7 点。
夏日闲居创作背景

张籍一生仕途坎坷,且体弱多病。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在某个夏日因病闲居之时。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他将自己日常的生活点滴、对自然的细微观察以及内心的感受融入诗中。

夏日闲居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闲居的生活场景。首联点明了诗人因多病而社交活动少,只能闲居度日,“又一年”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感慨。颔联通过“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细致地刻画了诗人遵循传统习俗调配草药、煎茶的生活细节,体现出一种闲适、规律的生活状态。颈联描绘了夏日的自然景象,“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展现出雨后初晴草地的生机和傍晚时分虫子飞舞的灵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尾联“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诗人沉浸在幽远的梦境中,不知不觉仿佛来到了山边,进一步烘托出他内心的闲适和对自然的向往,使整首诗充满了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

夏日闲居知识点

1. 张籍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平易自然。

2. 古代有根据时辰和日期进行不同活动的习俗,如诗中的“辰日合药”“卯时煎茶”。

3. 诗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颈联中“草长”是静态描写,“虫飞”是动态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

夏日闲居讲解

这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夏日闲居的生活。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面对多病和生活的不如意时,依然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寻得宁静与乐趣。他通过对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梦境描写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浪漫和空灵的色彩,让读者仿佛也能跟随诗人的梦境,来到那宁静的山边。

作者张籍介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相关作品

短歌行

青天荡荡高且虚,上有白日无根株。

流光暂出还入地,催我少年不须臾。

与君相逢不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

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万年。

感春

远客悠悠任病身,谢家池上又逢春。

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

胡芦沼

曲沼春流满,新蒲映野鹅。

闲斋朝饭后,拄杖绕行多。

横吹曲辞·陇头(一曰陇头水)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横吹曲辞·望行人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

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

独闭青楼暮,烟深鸟雀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