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过贾岛野居》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张籍浏览量:96

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

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过贾岛野居》拼音版
guò jiǎ dǎo
[ [ táng cháo ] ] zhāng
qīng mén fāng wài zhù , , háng zuò jiàn nán shān       
rén yuǎn , , zhī jun1 zhōng xián       
shēng luò xià , , cǎo tíng jiān       
hǎo shì jīng guò chù , , wéi chóu hái
过贾岛野居古诗译文

贾岛住在青门坊外,无论行走还是静坐都能望见南山。这个地方远离人群,知道你整日清闲自在。蛙声在篱笆下响起,青草的颜色铺满了庭院。这里是多么美好的经过之处啊,只发愁傍晚独自返回。

过贾岛野居古诗注解
  • 青门坊: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南山:一般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 去人远:远离人群。
  • 好是:真是,甚是。
过贾岛野居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张籍与贾岛交往密切,二人诗歌风格相近,多写日常生活琐事。此诗应是张籍拜访贾岛郊外居所后所作,描绘了贾岛野居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对友人闲适生活的羡慕。

过贾岛野居古诗赏析

首联点明贾岛野居的位置,“行坐见南山”,既写出了居所的地理位置优越,又暗示了贾岛生活的闲适。颔联“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进一步强调了野居的幽静,也表达了对贾岛悠闲生活的理解和羡慕。颈联“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通过描写蛙声和草色,生动地展现了野居环境的清幽和自然。尾联“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拜访的留恋和不舍,以及对独自返回的惆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幽淡雅,体现了张籍诗歌的独特风格。

过贾岛野居知识点

张籍是唐代诗人,擅长乐府诗,与王建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自然。贾岛也是唐代诗人,以苦吟著称,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风格清奇僻苦。二人交往密切,诗歌创作相互影响。

过贾岛野居讲解

这首诗是张籍拜访贾岛野居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野居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世界,表达了对友人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在尘世中的孤独和疲惫。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作者张籍介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相关作品

短歌行

青天荡荡高且虚,上有白日无根株。

流光暂出还入地,催我少年不须臾。

与君相逢不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

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万年。

感春

远客悠悠任病身,谢家池上又逢春。

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

胡芦沼

曲沼春流满,新蒲映野鹅。

闲斋朝饭后,拄杖绕行多。

横吹曲辞·陇头(一曰陇头水)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横吹曲辞·望行人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

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

独闭青楼暮,烟深鸟雀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