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出云谿,分飞各自迷。
空巢在松顶,折羽落红泥。
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
别离应易老,万里雨凄凄。
双鹤出云谿,分飞各自迷。
空巢在松顶,折羽落红泥。
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
别离应易老,万里雨凄凄。
一对仙鹤从云雾缭绕的山溪中飞出,各自纷飞后便迷失了方向。空荡荡的鸟巢还在松树的顶端,折断的羽毛飘落进了红色的泥土里。它们寻找水源却始终不喝水,遇到树林也不曾栖息。这一别想必容易使人衰老,在万里的凄风苦雨中。
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可能是诗人看到双鹤分离的场景,由此联想到人生中的离别,进而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在唐朝,离别是文人墨客常常抒发情感的主题,张籍或许也借此表达自己对离别之情的感慨。
这首诗以双鹤分飞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开篇“双鹤出云谿,分飞各自迷”,描绘出双鹤原本一同生活在宁静的山溪,却不得不分离且迷失方向的情景,暗示了离别的无奈。“空巢在松顶,折羽落红泥”通过描写空巢和折羽,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则表现出双鹤在分离后的痛苦和迷茫,它们无心饮食和栖息。最后“别离应易老,万里雨凄凄”点明主题,直接抒发了离别容易使人衰老的感慨,以“万里雨凄凄”的景象烘托出离别的悲伤。整首诗借物抒情,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1. 张籍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风格平易自然。
2. 诗中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双鹤的分离来表达离别的情感。
3. 唐朝诗歌中常常以离别为主题,许多诗人都有相关的佳作。
这首《别鹤》是一首非常动人的离别诗。诗人巧妙地选取了双鹤分飞这一独特的视角,将自己对离别之情的感悟融入其中。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双鹤分离的场景,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中间两句通过对空巢和折羽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之感。后两句则着重表现了双鹤在分离后的痛苦和迷茫,以及诗人对离别易使人衰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以及他对生活中离别场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