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城南》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张籍浏览量:115

漾漾南涧水,来作曲池流。

言寻参差岛,晓榜轻盈舟。

万绕不再止,千寻尽孤幽。

藻涩讶人重,萍分指鱼游。

繁苗毯下垂,密箭翻回輈.曝鳖乱自坠,阴藤斜相钩。

卧蒋黑米吐,翻芰紫角稠。

桥低竞俯偻,亭近闲夷犹。

目为逐胜朗,手因掇芳柔。

渐喜游来极,忽疑归无由。

气状虽可览,纤微谅难搜。

未听主人赏,徒爱清华秋。

《城南》拼音版
chéng nán
[ [ táng cháo ] ] zhāng
yàng yàng nán jiàn shuǐ , , lái zuò chí liú       
yán xún cān chà dǎo , , xiǎo bǎng qīng yíng zhōu       
wàn rào zài zhǐ , , qiān xún jìn yōu       
zǎo rén zhòng , , píng fèn zhǐ yóu       
fán miáo tǎn xià chuí , , jiàn fān huí zhōu . . biē luàn zhuì , , yīn téng xié xiàng gōu       
jiǎng hēi , , fān jiǎo chóu       
qiáo jìng , , tíng jìn xián yóu       
wéi zhú shèng lǎng , , shǒu yīn duō fāng róu       
jiàn yóu lái , , guī yóu       
zhuàng suī lǎn , , xiān wēi liàng nán sōu       
wèi tīng zhǔ rén shǎng , , ài qīng huá qiū
城南古诗译文

清澈的南涧之水,流到这里形成了曲折的池流。我打算去探寻那高低错落的岛屿,清晨便划着轻快的小船出发。小船在水中绕了无数个弯还没有停下,深入到极远之处,尽显孤独清幽之景。水草干涩,让人惊讶船行时好像加重了重量;浮萍分开,指示着鱼儿游动的方向。繁茂的水草像毯子一样垂在水中,密集的芦苇像箭一样在船边翻动。晒太阳的鳖受惊纷纷坠落水中,藤蔓在阴暗处斜斜地相互勾连。倒伏的蒋草长出了黑米般的果实,翻转的菱角紫色的角儿长得很稠密。桥很低,过桥时大家都竞相弯腰;亭子就在近处,人们悠闲地徘徊。眼睛因为追逐美景而明亮,手因为采摘芳草而变得温柔。渐渐欢喜于游到了极致之处,忽然又担心找不到回去的路。这里的景色虽然可以观赏,但其中的细微之处实在难以探寻。还没有听到主人的赞赏,只是徒然喜爱这清丽的清秋之景。

城南古诗注解
  • 漾漾:水波动荡的样子。
  • 南涧:南边的山涧。
  • 曲池:曲折的池塘。
  • :发语词,无实义。
  • 参差岛:高低不齐的岛屿。
  • 晓榜:清晨划船。榜,划船的桨,这里作动词用。
  • 千寻:极言其深。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藻涩:水草干涩。
  • 萍分:浮萍分开。
  • 繁苗:繁茂的水草。
  • 密箭:指密集的芦苇。
  • 翻回輈:在船边翻动。輈,车辕,这里指船。
  • 曝鳖:晒太阳的鳖。
  • 阴藤:阴暗处的藤蔓。
  • 卧蒋:倒伏的蒋草。
  • 翻芰:翻转的菱角。
  • 竞俯偻:竞相弯腰。
  • 夷犹:从容自得的样子。
  • 掇芳:采摘芳草。
  • 清华秋:清丽的清秋之景。
城南创作背景

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张籍可能是在一个清秋时节,游览城南的一片水域,被那里的美景所吸引,从而写下了这首诗。或许是与友人一同出游,也可能是独自漫步,在这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于是用诗歌记录下了这次难忘的经历。

城南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城南水域的清幽之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的开篇点明了水的来源和行程,为后文的游览做铺垫。“言寻”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出游目的,充满了探索的兴致。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沿途的景色,从水中的水草、浮萍、鳖,到岸边的藤蔓、蒋草、菱角,每一处都描写得生动形象,如“藻涩讶人重,萍分指鱼游”,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水的质感和鱼儿的动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桥低亭近的描写,又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心情逐渐从好奇到欢喜,最后又有了一丝担忧,情感的变化自然而真实。结尾处“未听主人赏,徒爱清华秋”,既表现出诗人对美景的纯粹喜爱,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幽,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

城南知识点

1. 张籍是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平易自然。《城南》这首诗则展现了他在写景方面的才华。

2.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藻、萍、鳖、藤、蒋、芰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3. “千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在诗中用来形容水深,体现了诗人用词的精准和形象。

4. 诗中多处运用了动词,如“漾漾”“绕”“分”“翻”“坠”“钩”等,使诗歌具有动态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城南讲解

这首《城南》是张籍写景诗中的佳作。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从诗歌的结构来看,开头点明出游的缘由和地点,中间详细描写沿途的景色,结尾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欣赏诗歌的语言时,要注意诗人用词的精妙,如“讶”“指”等动词,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张籍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体会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此外,这首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于我们了解唐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籍介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相关作品

短歌行

青天荡荡高且虚,上有白日无根株。

流光暂出还入地,催我少年不须臾。

与君相逢不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

玉卮盛酒置君前,再拜愿君千万年。

感春

远客悠悠任病身,谢家池上又逢春。

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

胡芦沼

曲沼春流满,新蒲映野鹅。

闲斋朝饭后,拄杖绕行多。

横吹曲辞·陇头(一曰陇头水)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横吹曲辞·望行人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

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

独闭青楼暮,烟深鸟雀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