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
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
君能来作栖霞侣, 与君同入丹玄乡。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
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
君能来作栖霞侣, 与君同入丹玄乡。
石头上生长着菖蒲,一寸就有十二节。仙人劝我食用它,能让我头发乌黑,面容像雪一样白皙。遇到人我就想寄给你一个红色的香囊,书信里却不能传授这个秘方。你若能来做栖霞的伴侣,我就和你一同进入那神仙居住的丹玄乡。
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在唐朝,人们对道教修仙较为推崇,菖蒲被视为具有延年益寿、轻身健体的神草。这首诗可能是张籍在接触到菖蒲相关的传说或自身有修仙的向往后,寄给友人表达自己对修仙生活的憧憬和邀请。
这首诗充满了奇幻色彩。开篇描绘菖蒲“一寸十二节”,突出其神奇的生长形态,引发读者的好奇。“仙人劝我食”一句,引入仙人的形象,增添了神秘氛围,也强调了菖蒲的非凡功效。“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体现出对友人的关心和这份“秘方”的珍贵。最后表达希望友人能一同修仙,进入丹玄乡,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对修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重视。整首诗以菖蒲为线索,将奇幻想象与真挚情感相结合,读来饶有趣味。
1. 菖蒲在古代文化中常与修仙、辟邪等联系在一起。
2. 唐朝时期道教文化盛行,很多文人受到影响,在作品中体现出对修仙的向往。
3. “绛囊”是古代常见的物品,有多种用途,在诗词中也常被提及。
这首诗语言简洁却富有想象力。张籍通过描写菖蒲,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修仙世界。从菖蒲的生长形态,到仙人的劝食,再到想寄香囊给友人,最后邀请友人一同修仙,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对修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对于读者来说,可以从诗中感受到唐朝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了解到古代文化中菖蒲、修仙等元素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