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女非不勤,今年独无春。
二月冰雪深,死尽万木身。
时令自逆行,造化岂不仁。
仰企碧霞仙,高控沧海云。
永别劳苦场,飘飖游无垠。
蚕女非不勤,今年独无春。
二月冰雪深,死尽万木身。
时令自逆行,造化岂不仁。
仰企碧霞仙,高控沧海云。
永别劳苦场,飘飖游无垠。
养蚕的女子并非不勤劳,可今年却独独没有春天的生机。二月里冰雪还积得很深,万木都被冻死了。时令逆行,这大自然难道不显得不仁道吗?我仰望着那碧霞中的仙人,他们高高地驾驭着沧海之上的云朵。真希望能永远告别这劳苦的地方,飘飘然地遨游在无边无际的世界里。
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仕途不顺。这首诗可能是他借蚕女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在艰难时世中的感慨。当时或许社会动荡,生活困苦,就像诗中所描绘的二月冰雪深,万木冻死的景象,人们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他通过蚕女的视角,表达了对命运不公和社会现实的不满。
诗的开篇点明蚕女勤劳却无春,为全诗奠定了悲苦的基调。“二月冰雪深,死尽万木身”描绘了一幅寒冷、死寂的景象,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艰难。“时令自逆行,造化岂不仁”直接表达了对命运和大自然的质疑,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愤懑。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想象碧霞仙的逍遥自在,与自己所处的劳苦场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表达了对摆脱困境、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以蚕女自喻,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
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他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寒”指孟郊诗的清冷、凄苦,“瘦”指贾岛诗的清瘦、峻峭。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孟郊诗的典型风格,用词质朴却情感深沉,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得十分娴熟。
这首诗以蚕女的视角展开,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来反映社会现实的残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蚕女的勤劳与无春的结果对比,将现实的劳苦与仙人的逍遥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在理解这首诗时,我们要结合孟郊的生平经历,体会他在困境中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和创作能力。
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
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
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
洞里逢仙人,绰约青宵游。
芍药谁为婿,人人不敢来。
唯应待诗老,日日殷勤开。
玉立无气力,春凝且裴徊。
将何谢青春,痛饮一百杯。
芍药吹欲尽,无奈晓风何。
余花欲谁待,唯待谏郎过。
谏郎不事俗,黄金买高歌。
高歌夜更清,花意晚更多。
饮之不见底,醉倒深红波。
红波荡谏心,谏心终无它。
独游终难醉,挈榼徒经过。
问花不解语,劝得酒无多。
三年此村落,春色入心悲。
料得一孀妇,经时独泪垂。
孟冬阴气交,两河正屯兵。
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
太行险阻高,挽粟输连营。
奈何操弧者,不使枭巢倾。
犹闻汉北儿,怙乱谋纵横。
擅摇干戈柄,呼叫豺狼声。
白日临尔躯,胡为丧丹诚。
岂无感激士,以致天下平。
登高望寒原,黄云郁峥嵘。
坐驰悲风暮,叹息空沾缨。
秋气悲万物,惊风振长道。
登高有所思,寒雨伤百草。
平生有亲爱,零落不相保。
五情今已伤,安得自能老。
晨登洛阳坂,目极天茫茫。
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
豺狼日已多,草木日已霜。
饥年无遗粟,众鸟去空场。
路傍谁家子,白首离故乡。
含酸望松柏,仰面诉穹苍。
去去勿复道,苦饥形貌伤。
徘徊不能寐,耿耿含酸辛。
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
四时互迁移,万物何时春。
唯忆首阳路,永谢当时人。
长安佳丽地,宫月生蛾眉。
阴气凝万里,坐看芳草衰。
玉堂有玄鸟,亦以从此辞。
伤哉志士叹,故国多迟迟。
深宫岂无乐,扰扰复何为。
朝见名与利,莫还生是非。
姜牙佐周武,世业永巍巍。
举才天道亲,首阳谁采薇。
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
羲和驻其轮,四海借馀晖。
极目何萧索,惊风正离披。
鸱鸮鸣高树,众鸟相因依。
东方有一士,岁暮常苦饥。
主人数相问,脉脉今何为。
贫贱亦有乐,且愿掩柴扉。
火云流素月,三五何明明。
光曜侵白日,贤愚迷至精。
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
常恐今已没,须臾还复生。
河梁暮相遇,草草不复言。
汉家正离乱,王粲别荆蛮。
野泽何萧条,悲风振空山。
举头是星辰,念我何时还。
亲爱久别散,形神各离迁。
未为生死诀,长在心目间。
有鸟东西来,哀鸣过我前。
愿飞浮云外,饮啄见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