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吕温浏览量:126

结构池梁上,登临日几回。

晴空交密叶,阴岸积苍苔。

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

振衣生羽翰,高枕出尘埃。

齐物鱼何乐,忘机鸟不猜。

闲销炎昼静,选胜火云开。

僻远宜孱性,优游赖废材。

愿为长泛梗,莫作重然灰。

守道穷非过,先时动是灾。

寄言徐孺子,宾榻且徘徊。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拼音版
dào zhōu xià jun4 nèi běi qiáo xīn tíng shū huái 怀 zèng yuán èr chù shì
[ [ táng cháo ] ] wēn
jié gòu chí liáng shàng , , dēng lín huí       
qíng kōng jiāo , , yīn àn cāng tái       
shuǎng zhōng yāng mǎn , , qīng fēng miàn lái       
zhèn shēng hàn , , gāo zhěn chū chén āi       
, , wàng niǎo cāi       
xián xiāo yán zhòu jìng , , xuǎn shèng huǒ yún kāi       
yuǎn chán xìng , , yōu yóu lài fèi cái       
yuàn wéi zhǎng fàn gěng , , zuò zhòng rán huī       
shǒu dào qióng fēi guò , , xiān shí dòng shì zāi       
yán , , bīn qiě pái huái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古诗译文

在池梁之上构建起新亭,我一天要登临它几回。晴朗的天空与茂密的树叶相交,背阴的岸边积满了苍苔。清爽的气息在中央弥漫,清凉的风从四面吹来。抖抖衣服好似生出羽翼,高枕无忧远离尘世的尘埃。领悟齐物之道,鱼儿有何快乐;忘却机心,鸟儿也不会猜疑。悠闲地消磨炎热的白昼,选择美景之地,火云也为之散开。地处僻远正适合我懦弱的本性,悠闲自在多亏我这无用之材。愿做那长久漂浮的草梗,莫要成为重新燃烧的冷灰。坚守道义穷困并非过错,行事超前就会招来灾祸。寄语像徐孺子那样的贤才,且在宾客的坐榻上徘徊吧。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古诗注解
  • 结构:构建。
  • 振衣:抖衣去尘,常表示志向高洁。
  • 羽翰:翅膀,这里比喻飞升。
  • 齐物:指庄子的齐物论,认为万物本质相同,没有差别。
  • 忘机:消除机巧之心,常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
  • 泛梗:漂浮的草梗,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生。
  • 重然灰:重新燃烧的冷灰,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
  • 徐孺子:东汉时期的名士徐稚,这里指代何元二处士。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创作背景

吕温在道州任职期间,夏日于郡内北桥新亭有感而发,写下此诗赠予何元二处士。当时他或许在仕途上遭遇了一些挫折,身处僻远之地,借诗来抒发自己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亭周围的美景,如“晴空交密叶,阴岸积苍苔”,展现出夏日清幽的环境。“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则营造出一种清爽宜人的氛围,让诗人仿佛能摆脱尘世的烦恼。诗人运用“齐物”“忘机”等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希望能忘却世俗的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愿为长泛梗,莫作重然灰”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他宁愿漂泊不定,也不愿再次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最后,诗人寄语何元二处士,暗示他要谨慎行事,不要急于投身仕途。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知识点

1. 吕温是中唐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2.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重要思想,强调万物平等,没有本质的区别。

3. 徐孺子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高洁的品行和淡泊的生活态度著称。

4. 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泛梗”“重然灰”,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讲解

这首诗以新亭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在夏日的心境。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新亭的景色,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清凉和宁静。后半部分则是诗人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引用典故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诗人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选择了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他希望能像漂浮的草梗一样自由自在,而不是像重新燃烧的冷灰那样再次陷入世俗的纷争。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诗人对何元二处士的寄语,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劝诫。

作者吕温介绍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吕温相关作品

衡州岁前游合江亭,见山樱蕊未折,因赋含彩吝

山樱先春发,红蕊满霜枝。

幽处竟谁见,芳心空自知。

似夺朝日照,疑畏暖风吹。

欲问含彩意,恐惊轻薄儿。

看浑中丞山桃花,初有他客不通,晚方得入,

朝来驻马香街里,风度遥闻语笑声。

无事闭门教日晚,山桃落尽不胜情。

登少陵原,望秦中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

东流滔滔去,沃野飞秋蓬。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

发机回地势,运思与天通。

早欲献奇策,丰财叙西戎。

岂知年三十,未识大明宫。

道州弘道县主簿知县三年,颇著廉慎,秩满秩

为理赖同力,陟明非所任。

废田方垦草,新柘未成阴。

术浅功难就,人疲感易深。

烦君驻归棹,与慰不欺心。

送文畅上人东游

随缘聊振锡,高步出东城。

水止无恒地,云行不计程。

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

今日临岐别,吾徒自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