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鹧鸪》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郑谷浏览量:65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鹧鸪》拼音版
zhè
[ [ táng cháo ] ] zhèng
nuǎn yān jǐn , , pǐn liú yīng jìn shān       
hūn qīng cǎo biān guò , , huā luò huáng líng miào       
yóu zhà wén zhēng xiù shī 湿 , , jiā rén cái chàng cuì méi       
xiàng xiàng yīng xiāng jiāng kuò , , zhú cóng shēn xiàng 西
赏析
晚唐诗人郑谷,“尝赋鹧鸪,警绝”(《唐才子传》),被誉为“郑鹧鸪”.可见这首鹧鸪诗是如何传诵于当时了。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其鸣为“钩辀格磔”,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郑谷咏鹧鸪不重形似,而着力表现其神韵,正是紧紧抓住这一点来构思落墨的。
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鹧鸪“性畏霜露,早晚希出”(崔豹《古今注》).“暖戏烟芜锦翼齐”,开首着一“暖”字,便把鹧鸪的习性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又点染出鹧鸪斑斓醒目的羽色.在诗人的心目中,鹧鸪的高雅风致甚至可以和美丽的山鸡同列.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工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其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从而启迪人们丰富的联想。
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然而诗人并不简单地摹其声,而是着意表现由声而产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韵.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这样的特殊环境,已足以使人产生幽思遐想,而诗人又蒙上了一层浓重伤感的气氛: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荒江、野庙更着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消肠断的氛围.此时此刻,畏霜露、怕风寒的鹧鸪自是不能嬉戏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鸣了.然而“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反复吟咏,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作者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读者似已闻其声,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风韵了.对此,沈德潜赞叹地说:“咏物诗刻露不如神韵,三四语胜于‘钩辀格磔’也.诗家称郑鹧鸪以此”(《唐诗别裁》),正道出这两句诗的奥秘。
五、六两句,看来是从鹧鸪转而写人,其实句句不离鹧鸪之声,承接相当巧妙.“游子乍闻征袖湿”,是承上句“啼”字而来,“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鹧鸪声而发.佳人唱的,无疑是《山鹧鸪》词,这是仿鹧鸪之声而作的凄苦之调.闺中少妇面对落花、暮雨,思念远行不归的丈夫,情思难遣,唱一曲《山鹧鸪》吧,可是才轻抒歌喉,便难以自持了.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诗人笔下,鹧鸪的啼鸣竟成了高楼少妇相思曲、天涯游子断肠歌了.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最后一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诗人笔墨更为浑成.“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在浩瀚的江面上回响,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这是颇富想象的.“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那些怕冷的鹧鸪忙于在苦竹丛中寻找暖窝,然而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何时才能返回故乡呢?终篇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穷,透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清代金圣叹以为末句“深得比兴之遗”(《圣叹选批唐才子诗》),这是很有见地的.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难怪世人誉之为“警绝”了。
作者郑谷介绍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郑谷相关作品

予尝有雪景一绝为人所讽吟段赞善小笔精微…

赞善贤相后,家藏名画多。

留心于绘素,得事在烟波。

属兴同吟咏,成功更琢磨。

爱予风雪句,幽绝写渔蓑。

久不得张乔消息(一本题下有有寄二字)

天末去程孤,沿淮复向吴。

乱离何处甚,安稳到家无。

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

伤心绕村落,应少旧耕夫。

中秋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余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访题表兄王藻渭上别业(一作墅)

桑林摇落渭川西,蓼水瀰瀰接稻泥。

幽槛静来渔唱远,暝天寒极雁行低。

浊醪最称看山醉,冷句偏宜选竹题。

中表人稀离乱后,花时莫惜重相携。

访姨兄王斌渭口别墅(一本无王斌二字)

枯桑河上村,寥落旧田园。

少小曾来此,悲凉不可言。

访邻多指冢,问路半移原。

久歉家僮散,初晴野荠繁。

客帆悬极浦,渔网晒危轩。

苦涩诗盈箧,荒唐酒满尊。

高枝霜果在,幽渚暝禽喧。

远霭笼樵响,微烟起烧痕。

哀荣孤族分,感激外兄恩。

三宿忘归去,圭峰恰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