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归雁》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钱起浏览量:2385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归雁》拼音版
guī yàn
[ [ táng cháo ] ] qián
xiāo xiāng shì děng xián huí , , shuǐ shā míng liǎng àn tái       
èr shí xián dàn yuè , , shèng qīng yuàn què fēi lái
赏析一

  钱起是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任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作官。他看到秋雁南飞,曾作《送征雁》诗:“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这首《归雁》,同样写于北方,所咏却是从南方归来的春雁。

  诗咏“归雁”,雁是候鸟,深秋飞到南方过冬,春暖又飞回北方。古人认为,秋雁南飞,不越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它们飞到峰北就栖息在湘江下游,过了冬天再飞回北方。作者依照这样的认识,从归雁想到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湘江,又从湘江想到了湘江女神善于鼓瑟的神话,再根据瑟曲有《归雁操》进而把鼓瑟同大雁的归来相联系,这样就形成了诗中的奇思妙想。

  根据这样的艺术构思,作者一反历代诗人把春雁北归视为理所当然的惯例,而故意对大雁的归来表示不解,一下笔就连用两个句子劈空设问:“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询问归雁为什么舍得离开那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而回来。这突兀的询问,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引上了诗人所安排的轨道──不理会大雁的习性,而另外探寻大雁归来的原因。

  作者在第三、四句代雁作了回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湘江女神在月夜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北方的。

  诗人就是这样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神话,为读者展现了湘神鼓瑟的凄清境界,着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然而,诗人笔下的湘神鼓瑟为什么那样凄凉?大雁又是为什么那样“不胜清怨”呢?为了弄清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看看他考进士的成名之作《湘灵鼓瑟》。在那首诗中,作者用“苍梧来怨慕”的诗句指出,湘水江神鼓瑟之所以哀怨,是由于她在乐声中寄托了对死于苍梧的丈夫──舜的思念。同时,诗中还有“楚客不堪听”的诗句,表现了贬迁于湘江的“楚客”对瑟声哀怨之情的不堪忍受。

  拿《湘灵鼓瑟》同《归雁》相对照,使读者领会到:《归雁》中的“不胜清怨却飞来”一句,原来是从“楚客不堪听”敷演而来,作者是按照贬迁异地的“楚客”来塑造客居湘江的旅雁的形象的。故而,他使旅雁听到湘灵的充满思亲之悲的瑟声,便乡愁郁怀,羁思难耐,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文学家王粲《登楼赋》中的这两句揭示羁客情怀的名言,正可借来说明《归雁》诗中旅雁听瑟飞回时的“心情”,而诗人正是借写充满客愁的旅雁,婉转地表露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这首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它以独特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引人注目的咏雁名篇之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雁啊,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大雁回答: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注释⑴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等闲:轻易、随便。⑵水碧沙明:《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湘中记》:“湘水至清,……白沙如雪。”苔,鸟类的食物,雁尤喜食。⑶二十五弦:指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⑷胜(音shēng):承受。

作者钱起介绍
钱起(751年前后在世),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唐代诗人。
钱起相关作品

过李侍御宅(一作过故吕侍御宅)

不见承明客,愁闻长乐钟。

马卿何早世,汉主欲登封。

赋得馀冰(一本题下有送人二字)

晓日馀冰上,春池一镜明。

多从履处薄,偏向饮时清。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

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寺即神尧皇帝读书之所)

入谷逢雨花,香绿引幽步。

招提饶泉石,万转同一趣。

向背森碧峰,浅深罗古树。

尧皇未登极,此地曾隐雾。

秘谶得神谋,因高思虎踞。

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

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

白水入禅境,砀山通觉路。

往往无心云,犹起潜龙处。

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溪鸟投慧灯,山蝉饱甘露。

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

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

第二百三十七卷

画鹤篇(省中作)

点素凝姿任画工,霜毛玉羽照帘栊。

借问飞鸣华表上,何如粉缋彩屏中。

文昌宫近芙蓉阙,兰室絪缊香且结。

炉气朝成缑岭云,银灯夜作华亭月。

日暖花明梁燕归,应惊片雪在仙闱。

主人顾盼千金重,谁肯裴回五里飞。

幽居春暮书怀(一作石门暮春,一作蓝田春暮

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

溪云杂雨来茅屋,山雀将雏到药栏。

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

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