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寒食》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赵鼎浏览量:122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寒食》拼音版
hán shí
[ [ sòng cháo ] ] zhào dǐng
chái mén cūn luò , , jiāo chā liǔ nián huá       
jìn yān dào yuè rén guó , , shàng zhǒng xié páng lǎo jiā       
hàn qǐn táng líng mài fàn , , shān jìng yǒu huā       
zūn jìng qīng tái , , guǎn chéng tóu zòu jiā
译文及注释

译文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寒食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卧在青苔上,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注释1、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事,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2、庞老家:指庞德公一家。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在岘山种田。荆州刺史刘表几次邀他出来做官,他拒绝了,带领全家到鹿门山中采药。后来另一个隐士司马徽来看他,正碰上他上坟扫墓归来。此泛指一般平民百姓全家上坟事。

赏析

  诗中的“粤人国”,本指广东,因秦末赵佗曾建南越国,封为南越王。赵鼎曾被贬至潮州,因此此处“粤人国”应指潮州。赵鼎在潮州五年,即绍兴十至十四年(1140-1144),至潮州时是绍兴十年闰六月,故此诗应为绍兴十一年至十四年期间所写。

  此诗虽题为《寒食》,但写的是从寒食到清明。前两联写的是当时民间风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祭扫》记其时江南风俗:“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成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曲幽,亦青青可爱。……从人家上冢者……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冢者尤多”从此诗可得知,南宋时潮州民间在寒食节也有插柳的习俗,即使偏僻村落也不例外,只是没有禁烟寒食,而清明节却像东汉末襄阳隐士庞德公一样携带女儿上山扫墓(即“上冢”)。

  后两联在记事中寄寓抒情。颈联写所见:汉唐帝王的陵墓连粗粝的麦饭也没有人祭拜,而山溪野径之间开满梨花。尾联写所感所闻:我还是开怀畅饮吧,醉后卧倒在青苔之上,不必去管城头上傍晚吹起的军号。

  通过清明郊游,作者悟得了不少哲理:权贵、富贵不过是短暂的、无常的,而人间确实永恒的、常新的。我还是得醉且醉吧,天下世事我不能管,也不必去管。这种心态看似消极,但却是作者当时处于贬谪逆境中的苦闷、痛楚心情的反应。

  其实,赵鼎是不屈的。他在由潮州移吉阳军的谢表中曾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了,说:“此老倔强犹昔!”(《宋史》本传)

作者赵鼎介绍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赵鼎相关作品

贺圣朝·花光烛影春容媚

花光烛影春容媚。

香生和气。

纷纷儿女拜翁前,劝犀尊金醴。

凌烟图画,王侯富贵,非翁雅意。

愿翁早早乞身归,对青山沈醉。

贺圣朝·断霞收尽黄昏雨

断霞收尽黄昏雨。

滴梧桐疏树。

帘栊不卷夜沈沈,锁一庭风露。

天涯人远,心期梦悄,苦长宵难度。

知他窗外促织儿,有许多言语。

贺圣朝·征鞍南去天涯路

征鞍南去天涯路。

青山无数。

更堪月下子规啼,向深山深处。

凄然推枕,难寻新梦,忍听伊言语。

更阑人静一声声,道不如归去。

画堂春·空笼帘影隔垂杨

空笼帘影隔垂杨。

梦回芳草池塘。

杏花枝上蝶双双。

春昼初长。

强理云鬟临照,暗弹粉泪沾裳。

自怜容艳惜流光。

无限思量。

浣溪沙·惜别怀归老不禁

惜别怀归老不禁。

一年春事柳阴阴。

日下长安何处是,碧云深。

已恨梅花疏远信,休传桃叶怨遗音。

一醉东风分首去,两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