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宫怨》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李益浏览量:50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宫怨》拼音版
gōng yuàn
[ [ táng cháo ] ]
shī 湿 qíng huā chūn diàn 殿 xiāng , , yuè míng chuī zài zhāo yáng       
jiāng hǎi shuǐ tiān gōng lòu , , gòng zhǎng mén zhǎng
赏析

  和王昌龄“奉帚平明”、“闺中少妇”等名作之同,此诗的怨者,不是一开始就露面的。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的居处,昭阳殿则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居处,唐诗通常分别用以泛指失宠、得宠宫人住地。欲写长门之怨,却先写昭阳之幸,形成此诗一显著特点。

  前两句的境界极为美好。诗中宫花大约是指桃花,此时春晴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有“灼灼其华”的光彩。晴花沾露,越发娇美秾艳。夜来花香尤易为人察觉,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这是写境,又不单纯是写境。这种美好境界,与昭阳殿里歌舞人的快乐心情极为谐调,浑融为一。昭阳殿里彻夜笙歌,欢乐的人还未休息。说“歌吹在昭阳”是好理解的,而明月却是无处不“在”,为什么独归于昭阳呢?诗人这里巧妙暗示,连月亮也是昭阳殿的特别明亮。两句虽然都是写境,但能使读者感到境中有人,继而由景入情。这两句写的不是宫怨,恰恰是宫怨的对立面,是得宠承恩的情景。

  写承恩不是诗人的目的,而只是手段。后两句突然转折,美好的环境、欢乐的气氛都不在了,转出另一个环境、另一种气氛。与昭阳殿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没有花香,没有歌吹,也没有月明,有的是滴不完、流不尽的漏声,是挨不到头的漫漫长夜。这里也有一个不眠人存在。但与昭阳殿欢乐苦夜短不同,长门宫是愁思觉夜长。此诗用形象对比手法,有强烈反衬作用,突出深化了“宫怨”的主题。

  诗的前后部分都重在写境,由于融入人物的丰富感受,情景交融,所以能境中见人,含蓄蕴藉。与白居易《后宫词》比较,优点尤显著。《后宫词》写了“泪湿罗巾梦不成”,写了“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由于取径太直,反觉浅近,不如此诗耐人含咀。

  诗的前两句偏于写实,后两句则用了夸张手法。铜壶滴漏是古代计时的用具。宫禁专用者为“宫漏”。大抵夜间添一次水,更阑则漏尽,漏不尽则夜未明。“似将海水添宫漏”,则是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夸张长门的夜长漏永。现实中,当然绝无以海水添宫漏的事,但这种夸张,仍有现实的基础。“水添宫漏”是实有其事,长门宫人愁思失眠而特觉夜长也实有其情,主客观的统一,就造成了“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的意境。虚实相成,离形得神,这里写的虽决不能有其事,但实为情至之语。

作者李益介绍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李益相关作品

过马嵬二首 [第二首一作李远诗]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

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

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

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离马嵬。

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零

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汉宫词 [一作韩翃诗]

汉室长陵小市东,珠帘绣户对春风。

君王昨日移仙仗,玉辇将迎入汉中。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山鹧鸪词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