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知己难求”与“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
诗人在凭吊屈原时,正处于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屈原举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谗言中伤,敢逐沅、湘。行吟泽畔。不能为国尽力,眼睁睁看着楚国为虎狼之秦所灭,最终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
最后二句作者触景生情,产生奇妙的联想。(或者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交流)
楚地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复一年,绿遍三湘人地,那不正是屈原辞赋中常见的贤人君子的象征吗?崩原的不灭的灵魂似乎仍在楚山湘水间徘徊往来。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使得诗人能够实现不同时空的交流对话,一种志士才人被压抑的苦闷得到宣泄,同时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人先写故楚之地平旷辽阔,江流蜿蜒,远山逶迤,再由远及近,古老的三闾祠背城而立,借外景之阔大,反衬祠堂的孤小冷凄,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屈原(想象中的屈原)。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对时局的愤慨之意,还有对屈原悲剧的凄婉之慨。
1.三闾(lǘ)祠:位于湖南汨罗,为纪念屈原而建。屈原曾官三闾大夫,故名。
2.极目:纵目远眺,尽目力所及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3.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
4.“莫嫌”句:屈原《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成之所居。”
5.“未有”句:屈原当时曾为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等小人所妒忌。《离骚》:“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又:“世溷(hùn)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6.放逐:屈原曾经被流放。亡国恨:楚国灭亡在屈原逝世以后,但在屈原生前,楚国郢(yǐng)都就已经被秦兵攻破,屈原作有《哀郢》。
7.“岁时”句:岁时:一年中的节令。《礼记·哀公问》:“岁时以敬祭祀。”楚人:即居住在楚地的人。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楚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竞渡之类的活动,一直相沿至今。
8.湘兰沅(yuán)芷:“湘”、“沅”均为水名,今湖南境内的两条江流。“兰”、“芷”均为芳草名,屈原常用以比喻正人君子及自比。《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9.吟魂:诗人的灵魂。这里指屈原。
把远跳辽阔山河的视线收了回来,奠三闯大夫沉寂的古祠背城而开。
别埋怨当时无人了解你忠心耿耿,历史上没有庸俗小人不忌贤妒才。
驱逐流放岂能打消你目亡国恨事,逢年过节你总是激起楚人的悲哀!
蕙兰白芷年年绿遍湘江沅江两岸,料你英灵总在故土之上沉吟徘徊。
此诗作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诗人虽已逾而立之年,只是一介书生,却毅然应贵州巡抚杨雍建之招,入其幕府,参与平定“三藩之乱”。此诗就是查慎行随军入黔,途径湖南屈原祠时,凭吊屈原所做。
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教授朱则杰《元明清诗》:诗歌从屈原祠的广阔背景写起,进而结合屈原的生平遭遇,同情他的悲惨命运,赞美他的爱国精神,最后以兰芷常绿、吟魂往来象征屈原之志永生不灭。其中颔联“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两句,虽从同情屈原的角度出发,实则古今中外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因此最富哲理。至于第五句的“放逐肯消亡国恨”,虽然结合清初诗歌习惯使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来看,似乎仍然含有作者自己一定程度的家国兴亡之感在内,但在整首作品中显然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南通师院中文系教授周溶泉:全诗通过屈原因有才而被妒,因妒而被贬,因贬而“无知己”,因“无知己”而抑郁离世,因抑郁离世而被后人同情,层层写来,激起人们作“未有庸人不忌才”的哲理深思,很富于启示。(《历代哲理诗鉴赏辞典》)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沈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眩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