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望夫山》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09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

肌肤销尽雪霜色, 罗绮点成苔藓斑。

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颜。

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

《望夫山》拼音版
wàng shān
[ [ táng cháo ] ] liú
dài hái , , liú xíng yǐng bái yún jiān       
xiāo jìn xuě shuāng , ,        luó diǎn chéng tái xiǎn bān       
jiāng yàn néng chuán yuǎn xìn , , huā kōng jiě chóu yán       
jìn lái shǎo zhēng rén , , xiào cǎi shàng běi shān
望夫山古诗译文

是哪个朝代的人拿起武器一去不返,只留下孤孤单单的身影在白云间。那如雪似霜的肌肤已经消磨殆尽,绫罗绸缎也已被点点苔藓布满。江上的燕子不能为她传递远方的音信,野外的花儿徒然地嫉妒她愁苦的容颜。近来难道缺少征人的妻子吗?可她们却能笑着采摘蘼芜登上北山。

望夫山古诗注解
  • 提戈:拿起武器,指参军打仗。
  • 雪霜色:形容女子肌肤的洁白。
  • 罗绮:绫罗绸缎,这里指女子的衣服。
  • 江燕:江上的燕子。古代有燕子传书的说法。
  • 空解:徒然懂得。
  • 征人妇:出征士兵的妻子。
  • 蘼芜:一种香草。
望夫山创作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大量男子被征入伍,许多家庭因此离散。诗人或许是在游历中看到望夫山的传说景象,有感于征人妇的悲惨命运,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望夫山古诗赏析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望夫不归的女子形象。首联点明丈夫出征未归,只留下她孤独的身影在白云间,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颔联通过描写女子肌肤销尽、罗绮长满苔藓,极言时间的漫长和女子等待的煎熬。颈联借江燕不能传信、野花空自嫉妒,进一步渲染女子的哀怨。尾联则以“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形成对比,表面上写其他征人妇能笑着采蘼芜,实则更衬托出这位望夫女子的悲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妇悲惨命运的同情。

望夫山知识点

1.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豪放洒脱,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情感。

2. 望夫山是一种常见的传说题材,多与女子盼夫归来的故事相关,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表达思念、哀怨等情感。

3. 蘼芜在古代诗词中常作为一种意象,有时象征着离别、愁绪,有时也与女性的生活场景相关。

望夫山讲解

这首《望夫山》围绕一位望夫的女子展开。诗的开篇就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丈夫出征未归,女子孤独守望的画面。接着,通过对女子外在形象的描写,如肌肤和衣服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她等待的岁月漫长且痛苦。中间两联,诗人借助江燕和野花,将女子的哀怨之情具象化。江燕不能传信,让女子的期盼落空;野花空自嫉妒,更增添了她的孤独。最后,以其他征人妇的“笑”与这位女子的“愁”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她的悲苦。刘禹锡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位望夫女子的悲惨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因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伤痛。

作者刘禹锡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相关作品

重送浙西李相公顷廉问江南已经七载,后历滑

江北万人看玉节,江南千骑引金铙。

凤从池上游沧海,鹤到辽东识旧巢。

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

碧鸡白马回翔久,却忆朱方是乐郊。

贞元中,侍郎舅氏牧华州,时余再忝科第,前

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

晴烟沙苑树,晚日渭川帆。

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

郡楼空一望,含意卷高帘。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

位是才能取,时因际会遭。

羽仪呈鸑鷟,铓刃试豪曹。

洛下推年少,山东许地高。

门承金铉鼎,家有玉璜韬。

海浪扶鹏翅,天风引骥髦。

便知蓬阁閟,不识鲁衣褒。

兴发春塘草,魂交益部刀。

形开犹抱膝,烛尽遽挥毫。

昔仕当初筮,逢时咏载橐。

怀铅辨虫蠹,染素学鹅毛。

车骑方休汝,归来欲效陶。

南台资謇谔,内署选风骚。

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鳌。

美香焚湿麝,名果赐干萄。

议赦蝇栖笔,邀歌蚁泛醪。

代言无所戏,谢表自称叨。

兰焰凝芳泽,芝泥莹玉膏。

对频声价出,直久梦魂劳。

草诏令归马,批章答献獒。

银花悬院榜,翠羽映帘绦。

讽谏欣然纳,奇觚率尔操。

禁中时谔谔,天下免忉忉。

左顾龟成印,双飞鹄织袍。

谢宾缘地密,洁己是心豪。

五日思归沐,三春羡众邀。

茶炉依绿笋,棋局就红桃。

溟海桑潜变,阴阳炭暗熬。

仙成脱屣去,臣恋捧弓号。

建节辞乌柏,宣风看鹭涛。

土山京口峻,铁瓮郡城牢。

曲岛花千树,官池水一篙。

莺来和丝管,雁起拂麾旄。

宛转倾罗扇,回旋堕玉搔。

罚筹长竖纛,觥盏样如舠。

山是千重障,江为四面濠。

卧龙曾得雨,孤鹤尚鸣皋。

剑用雄开匣,弓闲蛰受弢。

凤姿尝在竹,鷃羽不离蒿。

吴越分双镇,东西接万艘。

今朝比潘陆,江海更滔滔。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

南宫词客寄新篇,清似湘灵促柱弦。

京邑旧游劳梦想,历阳秋色正澄鲜。

云衔日脚成山雨,风驾潮头入渚田。

对此独吟还独酌,知音不见思怆然。

杂曲歌辞·壮士行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

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坠,飞血溅林梢。

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号呶。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