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小寒食舟中作》原文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浏览量:116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小寒食舟中作》拼音版
xiǎo hán shí zhōu zhōng zuò
[ [ táng cháo ] ]
jiā chén qiáng yǐn shí yóu hán , , yǐn xiāo tiáo dài guàn       
chūn shuǐ chuán tiān shàng zuò , , lǎo nián huā zhōng kàn       
juān juān dié guò xián màn , , piàn piàn qīng ōu xià tuān       
yún bái shān qīng wàn , , chóu kàn zhí běi shì zhǎng ān
创作背景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译文及注释

译文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几,席地而坐,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注释⑴小寒食:寒食节的次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因禁火,所以冷食。⑵佳辰:指小寒食节。强饭:勉强吃一点饭。⑶隐:倚、靠。隐几,即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见《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几而坐。“几”在这里指乌皮几(以乌羔皮蒙几上),是杜甫心爱的一张小桌几,一直带在身边,在一首诗中还写道:“乌几重重缚”(《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意思就是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鹖(音hé合),雉类,据说是一种好斗的鸟,见于《山海经》。这里“鹖”通“褐”,指颜色。 仇兆鳌注:“ 赵注:鶡冠,隐者之冠。”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五:“浑忘憔悴无颜色,翻笑他人戴鶡冠。” ⑷“春水”两句:春来水涨,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天上坐”、“雾中看”带出了作者起伏的心潮,这种心潮起伏不只是诗人暗自伤老,也包含着更深的意绪:时局的动荡不定,变乱无常,不也如同隔雾看花,真象难明么!⑸“娟娟”二句语含比兴。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益觉自己的不得自由。娟娟,状蝶之戏。片片,状鸥之轻。闲幔,一作开幔。⑹“云白”句:极写潭州(今长沙)距长安之远。这是诗人的夸张,实际上长沙距长安也就一千多公里。⑺直北:正北。亦见“直北关山金鼓震”(《秋兴八首·其四》)。朱瀚注: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毛奇龄说:船如天上,花似雾中,娟娟戏蝶,片片轻鸥,极其闲适。忽望及长安,蓦然生愁,故结云:“愁看直北是长安”,此纪事生感也(《西河诗话》)。

例句
曹植听了这个题目,不禁~。(羽人《文化五千年·文坛三杰——曹氏父子》)
小寒食舟中作名家点评

  《潜溪诗眼》:古人学问必有师友渊源。汉杨恽一书,迥出当时流辈,则司马迁外孙故也。自杜审言已自工诗,当时沈佺期、宋之问等,同在儒馆为交游,故老杜律诗布置法度,全学沈佺期,更推广集大成耳。沈云:“雪白山青千万里,几时重谒圣明君?”杜云:“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是皆不免蹈袭前辈,然前后杰句,亦未易优劣也。  《苕溪渔隐丛话》:山谷云:“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云卿得意于此,故屡用之。老杜“春水船如天上坐”,袓述佺期之语也;继之以“老年花似雾中看”,盖触类而长之。  《后村诗话》:“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此联在目前,而古今人所未发。  《瀛奎律髓》:沈佺期《钓竿篇》云:“人如天上坐,龟似镜中悬。”公加以斤斧,一变而妙矣。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五、六言物皆自得,以反照下文。  《唐诗品汇》:刘云:意虽索寞,语不寒俭(“春水船如”二句下)。  《升庵诗话》:陈僧慧标《咏水》诗:“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沈佺期《钓竿篇》:“人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虽用二字之句,而壮丽倍之,可谓得夺胎之妙矣。  《唐诗归》:钟云:非二字说不出戏蝶之情(“娟娟戏蝶”句下)。  《唐诗评选》:意兴交到。  《杜诗详注》:时逢寒食,故春水盈江;老景萧条,故看花目暗,须于了无蹊径处,寻其草蛇灰线之妙。  《西河诗话》: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船如天上,花似雾中,娟娟戏蝶,片片轻鸥,极其闲适。忽望及长安,蓦然生愁,故结云:“愁看直北是长安。”此即事生感也。然人第知前七句皆即事,惟此句拨转,而不知此句之上,先有“云白山青万余里”七字,说得世界开扩尽情,而后接是句,则目极神伤,通体生动,言想望如许地也。  《唐宋诗醇》:顾宸曰:《诗眼》谓公诗多本沈语,无一字无来历。余谓少陵所以独立千古者,不在有所本也。读书破万卷,偶拈来即是耳。《诗三百篇》岂必有所本哉。  《唐诗别裁》:二语以往来自在,反兴欲归老长安而不得也(“娟娟戏蝶”二句下);  《读杜心解》:“小寒食”,只开头一点,余俱就舟中泛写春况,不粘著。(朱)瀚又云: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首尾又暗相照应。  《杜诗镜铨》:结有远神。“看”字复。  《唐七律选》:结出舟中望长安七字,以为从此望去也,然而山青云白,一万余里,目惊神痛,说得尽情。  《增订唐诗摘钞》:起二句便是愁之深,故结用“愁”字点破应转。……前六句轻俊流利,七句实接“云白山青”四字振起。章法之佳甚者也。  《老生常谈》:杜诗选读甚难,当看其对句变化不测处。如“春水船如天上坐”,岂料对句为“老年花似雾中看”哉!其妙处不可讲说,正要出人意表。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三、四老气,浑而不俗。一结开浑,弥振全篇。  《岘佣说诗》:少陵七律有最拙者,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之类是也;有最纤者,如“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之类是也。皆开后人习气,学者不必震于少陵之名,随声附和。

作者杜甫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相关作品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轗轲,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舟前小鹅儿(汉州城西北角官池作官池即房公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

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

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

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