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秋气聚集在这南涧旁,我独自在亭午时分来游赏。回旋的秋风发出萧瑟的声响,树林的影子长久地参差不齐。刚到这里好像有所收获,再往深处走去就忘了疲惫。被束缚的鸟儿在幽谷中啼鸣,寒藻在水波中舞动。离开京城后魂魄已远游,怀念友人只能空自流泪。孤独的生活容易感伤,迷失道路觉得什么都不适合。寂寞无聊究竟是为了何事,独自徘徊只有自己知道。谁是后来到这里的人,应当能理解我此时的心境。
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永州地处荒僻,柳宗元在此地政治上不得志,生活孤独苦闷。元和七年(812)秋,他游览南涧,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被贬后的抑郁和悲愤之情。
这首诗以景起笔,描绘了南涧秋天的萧瑟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独游”二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接着描写了回风、林影、羁禽、寒藻等景物,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诗人在游览过程中,起初似乎有所收获,忘却了疲惫,但最终还是陷入了深深的哀愁之中。“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京城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牵挂。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孤独寂寞,无人理解,希望后来者能理解自己的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痛苦和无奈。
1.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南涧的秋景,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抑郁和悲愤之情。
3. 诗中的“羁禽”“寒藻”等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羁禽”象征着诗人自己被贬谪的处境,“寒藻”则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凄凉。
从整首诗来看,柳宗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涧的秋景,在景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内心的痛苦。诗的前半部分写景,看似平静,实则蕴含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后半部分抒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命运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困境中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唐代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
北方立争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睢盱大志少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栈与椽。
深林土翦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馀毫末不见保,躝跞磵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硣豁空岩峦。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
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掷争低昂。
攒峦业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
美人四向回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
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
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常。
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
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
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
致令委金石,谁顾蠢蠕群。
风波欻潜构,遗恨意纷纭。
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
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