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木兰花慢》原文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浏览量:81

酹清杯问水,惯曾见、几逢迎。

自越棹轻飞,秋莼归后,杞菊荒荆。

孤鸣。

舞鸥惯下,又渔歌、忽断晚烟生。

雪浪闲销钓石,冷枫频落江汀。

长亭。

春恨何穷,目易尽、酒微醒。

怅断魂西子,凌波去杳,环佩无声。

阴晴。

最无定处,被浮云、多翳镜华明。

向晓东风霁色,绿杨楼外山青。

《木兰花慢》拼音版
lán huā màn
[ [ sòng dài ] ] wén yīng
lèi qīng bēi wèn shuǐ , , guàn céng jiàn féng yíng       
yuè zhào qīng fēi , , qiū chún guī hòu , , huāng jīng       
míng       
ōu guàn xià , , yòu duàn wǎn yān shēng       
xuě làng xián xiāo diào shí , , lěng fēng pín luò jiāng tīng       
zhǎng tíng       
chūn hèn qióng , , jìn jiǔ wēi xǐng       
chàng duàn hún 西 , , líng yǎo , , huán pèi shēng       
yīn qíng       
zuì dìng chù , , bèi yún duō jìng huá míng       
xiàng xiǎo dōng fēng , , 绿 yáng lóu wài shān qīng
木兰花慢(重泊垂虹)翻译
《木兰花慢》,唐教坊曲,从双调《木兰花》演变而来。《乐章集》入“南吕调”。双调,一百零一字,前片十句五平韵,后片十句七平韵,为定格。还有前片四平韵后片六平韵的,系慢调变格。此词为定格。
“垂虹桥”,在吴江县东,本名利住桥;宋庆历间构亭其上,名曰垂虹亭,因亦名桥曰垂虹桥。凡七十二洞,俗称长桥。
“酹清杯”二句。此处是说:我举起清酒一杯,祭奠这滔滔的江水,并且询问江水:你是否已经看惯了这些送往迎来的行舟?“自越棹”三句是说:自从越舟载着我回归思念已久的故乡,我焦虑地猜想:故居中的园地可能已经是杞菊丛生,荒荆栏路,正等着我前去整顿呢。吴文英系浙江四明人,这次返归浙江也算是回归故土了。“孤鸣”三句是说:到了杭城故居,因为杭妾已经先我而亡,所以我只能象孤雁般的独自悲鸣,并且与那些闲鸥野鹭为伴,且听渔歌唱晚,看黄昏炊烟消磨愁思吧。“雪浪”两句,写眼前景。言从垂虹桥边的停泊处,闲看江岸景色,只见浪沫不断地拍打着岸边的钓石,岸畔孤零零地长着一棵枫树,被秋风吹得落叶簌簌,不断地飘向江中、岸边。上片停泊垂虹桥时的触景感怀。
“长亭”三句,醉中忆旧。“长亭”,为送别旅人之处。此言春天时已有过一次长亭离别的憾事,至今遗恨在心中。现在再一次与人离别,将船孤寂地停泊在垂虹桥畔,举目茫茫,正是离恨别绪未有穷期矣。天已至晚,送行酒这时候才渐渐醒了过来。“怅断魂”三句,忆杭之亡妾。因为是返归杭城,所以孤寂的词人自然会想起:杭妾已是魂断西湖,尸骨无觅处。她好像凌波仙子入水消逝一样,从此听不到从她身上发出来的环佩之声。此三句,点出杭妾横死水中,可与《绛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适见似人怅怨有感》词中“南楼坠燕”句,及《定风波·密约偷香□踏青》词中“离骨渐近桥下水”等词句联系起来参阅。“阴晴”三句。言秋雨时阴时晴最难掌握,恐怕这时候西子湖也被浮云遮翳了她明净的光华。“向晓”两句是说:且等到天明东风转晴时节,我回到了绿杨掩映的西湖边居所,从那里远眺山色,一定会感到更加葱翠欲滴。此系盼望语,也是宽慰语。下片哀叹生离死别。
作者吴文英介绍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吴文英相关作品

高阳台·风袅垂杨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

风月襟怀,挥毫倚马成章。

仙都观里桃千树,映麹尘、十里荷塘。

未归来,应恋花洲,醉玉吟香。

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

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

朝寒几暖金炉烬,料洞天、日月偏长。

杏园诗,应待先题,嘶马平康。

高阳台·淝水秋寒

淝水秋寒,淮堤柳色,别来几换年光。

紫马行迟,才生梦草池塘。

便乘丹凤天边去,禁漏催、春殿称觞。

过松江,雪弄飞花,冰解鸣榼。

芳洲酒社词场。

赋高台陈迹,曾醉吴王。

重上逋山,诗清月瘦昏黄。

春风侍女衣篝畔,早鹊袍、已暖天香。

到东园,应费新题,千树苔苍。

高阳台 过种山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

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

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

最无情,岩上闲花,腥染春愁。

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

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

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葓秋。

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高阳台 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

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

自销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敧枕,雨外熏炉。

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

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高阳台 落梅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

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