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萧皋别业竹枝词》原文
朝代:明朝 作者:沈明臣浏览量:843

〔1〕〔2〕 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

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鸠声里雨如烟。

《萧皋别业竹枝词》拼音版
xiāo gāo bié zhú zhī
[ [ míng cháo ] ] shěn míng chén
1 1 2 2        qīng huáng méi nuǎn liáng tiān , , hóng bái huā kāi zhèng zhǒng tián       
yàn cháo biān dài shuǐ , , jiū shēng yān
萧皋别业竹枝词古诗译文

青黄相间的梅子散发着气息,天气时暖时凉,红的白的花朵盛开,正是农民们忙着种田的时节。燕子在巢穴边衔着带水的泥土,鹁鸠的叫声中,细雨如烟雾般飘散。

萧皋别业竹枝词古诗注解
  • 青黄梅气:指梅子还未完全成熟,呈现出青黄相间的颜色,散发着独特的气息。
  • 暖凉天:天气时暖时凉,描绘出时节交替时的天气特点。
  • 红白花开:红的花和白的花盛开,点明了此时是繁花似锦的季节。
  • 正种田:正是农民们忙着耕种田地的时节。
  • 燕子巢边泥带水:燕子在筑巢时,衔着带有水分的泥土,说明此时雨水较多。
  • 鹁鸠声里雨如烟:鹁鸠的叫声中,细雨如烟雾般飘散,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萧皋别业竹枝词创作背景

沈明臣生活在明朝,这首《萧皋别业竹枝词》描绘了乡村田园的生活场景。萧皋别业可能是作者居住或游览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农事活动,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态。

萧皋别业竹枝词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田园风光和农事生活。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青黄梅气、红白花开和正种田的场景,展现了乡村在特定时节的生机与忙碌。“青黄梅气暖凉天”,从嗅觉和触觉的角度,让读者感受到了时节交替时的独特气息和天气变化。“红白花开正种田”,则从视觉的角度,描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同时也点明了农事活动的进行。

诗的后两句“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鸠声里雨如烟”,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与朦胧之美。燕子衔泥筑巢,鹁鸠在雨中啼鸣,细雨如烟雾般飘散,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萧皋别业竹枝词知识点

1.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而来。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来人们便用“竹枝词”来称呼这类诗。

2. 沈明臣:明代诗人,字嘉则,号句章山人,晚号栎社长。他一生漫游各地,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壮阔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

3. 意象:诗中运用了青黄梅、红白花、燕子、鹁鸠、雨等意象,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营造了独特的意境。

萧皋别业竹枝词讲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沈明臣的《萧皋别业竹枝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首先看第一句“青黄梅气暖凉天”,这里作者通过描写梅子的气息和天气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时节的交替。青黄的梅子还未成熟,散发着独特的气息,而天气时暖时凉,正是春天向夏天过渡的时节。

第二句“红白花开正种田”,红的花和白的花盛开,田野里农民们正忙着耕种。这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忙碌。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绽放,而种田

作者沈明臣介绍
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嘉则,鄞县(今宁波)人。曾做幕客,遍游各地。出奇的是,他一生写了七千多首诗!
沈明臣相关作品

中秋夕梦中得句醒而足之

无端秋思枕前滋,梦落青溪白石祠。

去路似从桃叶渡,和歌多是《竹枝词》。

藓碑字蚀无人读,废井铭存有客知。

幽事最多难记得,绿波深处美人期。

中峰寺

楼阁翠微间,钟声白云里。

寻僧秋日迟,落叶行数里。

语儿溪

春风来过御儿溪,野雉低飞麦浪齐。

一片桑麻天气绿,养蚕时节鹧鸪啼。

张二吉父袁九龄秀才携酒至吴山馆

桂馆诸峰上,兰樽二妙来。

大江开夕照,阴磴积秋苔。

蝉响流风急,虫声隐月哀。

所嗟人散后,乡梦只东回。

访金二子坤

茅屋萧萧晚,秋阳照土墙。

豆花初带荚,杞子未经霜。

原宪非君病,琴张是我狂。

相逢只长揖,一笑据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