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夜坐寄朱仲开张鸥江》原文
朝代:明朝 作者:陈鹤浏览量:159

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

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

怀君滞羈旅,云州各天涯。

《夜坐寄朱仲开张鸥江》拼音版
zuò zhū zhòng kāi zhāng ōu jiāng
[ [ míng cháo ] ] chén
zuò jiǔ běi fēng , , jiāng shēng dài yuǎn shā       
chóu chū dào bìn , , xiāng mèng jiā       
lín jìng cán , , dēng hán yǒu luò huā       
huái 怀 jun1 zhì , , yún zhōu tiān
夜坐寄朱仲开张鸥江古诗译文

坐了许久,北风刮起,江涛声裹挟着远处沙滩的声响传来。客居他乡的愁绪刚刚爬上鬓角,思乡的梦从未离开过家乡。树林寂静,已没有残留的树叶,寒灯之下,灯花如落花般飘落。我怀念滞留在旅途的你,我们各自远在天涯云州。

夜坐寄朱仲开张鸥江古诗注解
  • 坐久:长时间坐着。
  • 远沙:远处沙滩传来的声音。
  • 客愁:客居他乡的愁绪。
  • 初到鬓:刚刚爬上鬓角,形容愁绪渐生。
  • 乡梦:思乡之梦。
  • 残叶:残留的树叶。
  • 灯寒:寒灯下,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落花:这里指灯花如落花般飘落。
  • 滞羁旅:滞留于旅途。
  • 云州:泛指远方。
夜坐寄朱仲开张鸥江创作背景

陈鹤一生仕途坎坷,常常漂泊在外。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夜晚独坐时,思念远方友人朱仲开和张鸥江所作。当时他客居他乡,心中满是羁旅之愁和对友人的牵挂,于是借诗抒发情感。

夜坐寄朱仲开张鸥江古诗赏析

首联“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描绘了诗人独坐许久,北风刮起,江涛声伴随着远处沙滩声响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直接抒发了客居他乡的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初到鬓”形象地写出愁绪渐生,“不离家”则强调思乡之情的深沉。颈联“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以景衬情,树林寂静,没有残留的树叶,寒灯下灯花飘落,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尾联“怀君滞羁旅,云州各天涯”,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友人滞留在旅途的怀念之情,以及两人相隔天涯的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夜坐寄朱仲开张鸥江知识点

1. 陈鹤是明朝诗人,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慨。2. 诗歌中常见的以景衬情手法,如本诗中通过描写北风、江声、残叶、灯花等景象,烘托出诗人的孤寂和思乡之情。3. 古诗中“客愁”“乡梦”等意象常用来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

夜坐寄朱仲开张鸥江讲解

这首诗围绕“夜坐”展开,诗人在夜晚独坐时,触景生情,将自己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融入到诗句中。从环境描写到情感抒发,层层递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诗人如何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以及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主题。同时,也可以了解明朝诗人在创作中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陈鹤介绍
陈鹤,明诗人、画家。字鸣野,号海樵生、陈山人,山阴人。世宗嘉靖年间举人,著有传奇《孝泉记》。
陈鹤相关作品

花间杂咏

流云影乱欲凝空,杨柳丝柔不曳风。

调入春林人不见,乳莺啼出万花中。

真州访谭子羽

海上寻君路半迷,画船如入武陵溪。

桥回流出桃花水,应有人家在树西。

相逢行赠孔员外

白马绾青丝,华鞭控锦羁。

蹀躞黄金陌,照耀绿杨枝。

来自鄞江道,还过越溪水。

相逢碧荷畔,共入花间语。

登金山

瓜州霜落雁初飞,铁瓮城寒树渐稀。

南国兴亡在何处,金山残月夜潮归。

炎居苦俗因入萧山养病张子成郊园

炎天病起厌逢迎,借尔深山且避名。

偶对野翁忘出处,暂随农侣话阴晴。

林猿乞果时穿木,海月窥人夜过城。

赖有流泉能灌圃,隔窗时见药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