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金谷园里年年生长着繁茂的野草,每到春天,谁是这片荒园的主人呢?凋零的花瓣洒落之处,整个地面都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之中。又响起了离别的歌声,在长亭外,暮色渐渐降临。游子远去,萋萋芳草延绵不绝,伸向那南北东西的道路。
这首词具体的创作时间难以确考。林逋一生不仕不娶,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词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自己的闲情逸致和对人生的感慨。此词可能是他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借景抒情,表达了离别的愁绪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上阕描绘了金谷园荒芜的景象,“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以金谷园的兴衰暗示世事的无常。“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残花飘落,烟雨迷蒙,营造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下阕则直接抒发了离别的愁绪,“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离歌响起,暮色降临,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以萋萋芳草象征离情的绵绵不绝,游子远去,不知去向何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林逋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其诗风澄澈淡远,多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
2. “金谷园”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常被用来象征繁华的消逝和世事的变迁。
3. 古代诗词中常以“芳草”象征离情别绪,如《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4. “长亭”是古代送别之地的代名词,在诗词中常用来表达送别之情。
这首《点降唇》是林逋的代表作之一。从整体上看,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离歌的渲染,抒发了离别的愁绪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艺术手法上,词人运用了借景抒情、象征等手法,使词的意境更加深远。上阕的景物描写为下阕的抒情做了铺垫,而下阕的抒情则进一步深化了上阕的意境。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于读者来说,通过欣赏这首词,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在送别友人时的那种复杂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