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舟中读陶诗》原文
朝代:清朝 作者:龚自珍浏览量:500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 二分梁甫一分骚。

《舟中读陶诗》拼音版
zhōu zhōng táo shī
[ [ qīng cháo ] ] gōng zhēn
táo qián lóng háo , , wàn xún yáng sōng gāo       
xìn shī rén jìng píng dàn , ,        èr fèn liáng fèn sāo
译文及注释

译文:此诗是作者辞官南下后,自镇江过江去江阴舟中所作。他原想由扬州过江去江宁,后改走镇江。在扬州时,他和魏源等朋友跌宕文酒、凭吊古今,所以在舟中读陶潜诗,便联想到辛弃疾送别陈亮后,为陈亮所写的一首《贺新郎》词。按辛弃疾的《贺新郎》把陈亮比作陶潜,龚自珍这首诗则是以陶潜自况。

注释: 陶潜:即陶渊明。卧龙:指诸葛亮。该句末尾作者小注云:"语意本辛弃疾。"辛弃疾词《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浔阳:今江西九江。陶潜是浔阳柴桑人。这里代指陶潜。松菊:陶潜性喜松菊,有很多咏松菊的诗,这里喻指陶潜的孤高性格。 梁甫:即《梁甫吟》,古乐府曲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骚:指屈原的《离骚》。这里是说陶潜兼具诸葛亮与屈原的关心现实和对现实愤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作者龚自珍介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龚自珍相关作品

海棠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已亥杂诗·三

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

卿家沧桑卿命短,渠侬不关关我侬。

已亥杂诗·一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已亥杂诗·二

天将何福予蛾眉?

生死湖山全盛时。

冰雪无痕灵气杳,女仙不赋降坛诗。

已亥杂诗

一百八下西溪钟,一十三度溪花红。

是恩是怨无性相,冥祥记里魂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