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不需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不需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南风把山吹成平地,天帝派遣天吴移走海水。西王母的桃花开了千遍,彭祖和巫咸又死了几回?毛色青白相间的马,身上的钱状斑纹参差错落,娇美的春日杨柳笼罩着细细的烟雾。弹筝的美人劝我喝下金屈卮中的美酒,我的心神还未安定,又能向谁去诉说?不必像丁都护那样徒然饮酒,世上的英雄本来就没有固定的主人。我要买丝线绣出平原君的画像,有酒只用来浇灌赵州的土地。更漏催促着,水从玉蟾蜍中哽咽流出,卫娘头发稀疏,简直经不起梳理。看见少女的眉毛换上了新绿,二十岁的男儿怎么能这样局促不安。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二十岁左右。此时的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无法在仕途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内心充满了苦闷和愤懑。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浩歌》,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的开篇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自然的巨大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接着,诗人通过西王母的桃花、彭祖和巫咸的生死,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青毛骢马”以下几句,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与前面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需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则表现了诗人对贤明君主的渴望和对自己不被赏识的悲愤。最后几句,诗人以少女的美貌和青春与自己的困顿和无奈作对比,发出了“二十男儿那刺促”的呼喊,表达了自己对青春易逝、壮志难酬的强烈不满。整首诗情感奔放,意境开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风格独特,被后人称为“诗鬼”。他的诗歌想象丰富,意境奇特,语言瑰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首《浩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李贺诗歌的典型特点,如夸张的手法、奇幻的想象、强烈的情感表达等。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多个典故,如“王母桃花”“彭祖巫咸”“平原君”等,这些典故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豪放的笔调、奇幻的想象和深刻的内涵,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理解诗中的典故和意象,了解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和情感。其次,要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内心的苦闷和愤懑。最后,要学习诗人的艺术手法,如夸张、对比、用典等,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吕将军,骑赤兔。
独携大胆出秦门,金粟堆边哭陵树。
北方逆气污青天,剑龙夜叫将军闲。
将军振袖拂剑锷,玉阙朱城有门阁。
磕磕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
恒山铁骑请金枪,遥闻箙中花箭香。
西郊寒蓬叶如刺,皇天新栽养神骥。
厩中高桁排蹇蹄,饱食青刍饮白水。
圆苍低迷盖张地,九州人事皆如此。
赤山秀铤御时英,绿眼将军会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