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搜索 | 典籍 在线词典
诗文 | 作者 | 名句 | 成语| 文章
《初见嵩山》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张耒浏览量:545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初见嵩山》拼音版
chū jiàn sōng shān
[ [ sòng cháo ] ] zhāng lěi
nián lái ān kùn chén āi , , lài yǒu qīng shān huō huái 怀       
běi fēng chuī , , shù fēng qīng shòu chū yún lái
初见嵩山注解

  (1)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五岳中的中岳。
  (2)鞍马困:鞍马劳顿,指辛苦奔走于道路。
  (3)豁我怀:使我开怀。豁,舒展。

初见嵩山译文

  多少年来,鞍马劳顿,被困于尘埃之中,尘世污浊,我的呼吸都有些不畅了。还好有青山在,它稳健、挺拔、耸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风雨露,送走晚霞明月。青山的豁达,让我也有了驰骋的胸怀。天色渐晚,北风萧萧,吹走一片云雨,此时,晴空一碧,几座山峰就从云后面走出来了,原来它们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丝尘埃。

初见嵩山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夏秋之交,诗人张耒赴任洛阳寿安县尉,途中作此诗。其《书曾子固集后》一文提到,此行先舟楫,后鞍马,又病六十日,辛苦劳顿,自不待言。然而劳顿并非始自今日,而是多年如此,所以说“年来”。诗人原任临淮主簿,据《临淮主簿厅题名记》记载,任职的三年中,文牍劳形,单调寂寞,唯有遇佳山秀水时,闷怀才豁然开朗。“年来”二句,写己为鞍马所劳,为尘埃所困,只有青山才可使自己惬意开怀。这是诗人宦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初见嵩山赏析

  此诗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而第二句中“豁”则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是一首写山的诗,却没有采用常见的“开门见山”的写法,而是为山的出场先做下了一系列的铺排,诗人所见的对象——嵩山直到末句才出现,增添了嵩山的神秘感。“数峰清瘦出云来”,是此诗最精彩的一句,但如把这一句提前,让嵩山一开始就露面,诗的意味就会变得索然。诗人巧妙地激发了读者急于相见的欲望,使嵩山在千呼万唤中隐现,而其一旦出场,全诗便在高潮中平稳结束,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人首二句不是写嵩山,而是从作者仕途失意落笔。“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作者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他的情怀有时能得到短暂的开豁。这样,青山便在未露面之前先给了人一种亲切感,引起人们想见一见的愿望。一个“困”字,形象的展现了诗人疲劳困顿的精神状态,以及空怀一腔抱负在官场中左冲右突,却不得施展的惨淡景象。
  第二句宕开一笔,转而去写奔波中的一点安慰,晓畅的语言骤然拉近了诗人与山的距离。青山的出现不仅使诗人得到精神的满足,更是一种自然流畅的情感寄托,吸引读者同诗人一样抬头绰望。所谓”近山而志高”,在这里,诗人对青山的亲近实际上就是对高洁傲岸的人格操守的亲近,也是对含蓄豁达的人生态度的亲近。
  第三句“日暮北风吹雨去”,为嵩山的出场渲染了气氛。“日暮”言天已傍晚,落日余辉中更见嵩山的深幽巍峨。“北风吹雨去”,嵩山在风侵雨蚀后愈加清新朗润,但这只是诗人的想象,未见嵩山,心中已对嵩山的景象做了一番描摹。诗人采用渲染的手法,为嵩山的出现展开序幕。
  前面一系列的铺垫成就了第四句的点睛之笔,“数峰清瘦出云来”,全诗只有这一句写嵩山,但诗境格外豁朗。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它一出现便淡化了所有的背景,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其高洁超脱的姿态是那么的卓尔不群,因而深得作者的喜爱和赞美。“出云来”三字抓住嵩山从云端现出的一刹那,表现出诗人的满足与喜悦,并紧扣“初见”二字。诗中鲜活清晰的意象往往是诗人情感的外化,寄予了诗人一定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追求。在这里,诗人精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写得有血有肉,极富灵性,不只赋予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更体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引人想象雨后嵩山的特有韵味和诗人得见嵩山后的一番情怀。至此,全诗感情达到最高潮,全诗平稳结束,却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篇诗作写的对象是嵩山,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又是表现诗人自己。人们在精神上以什么作为慰藉,往往能见出志趣和品格。困顿于仕途,赖以慰藉情怀的是嵩山,诗人的情志也表现了出来。同时山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艺术作品里,也往往受作者的主观感情支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这里有着主观感情对象化的问题。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不光是造语比较新奇,而且在诗人审美意识活动中也反映了他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中国士大夫中一些高人雅士,正是常常留给后世以清瘦、清竣的印象。如王维给孟浩然画像,“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就是典型的清瘦。因此,“数峰清瘦出云来”,虽是写嵩山,却又是人与景物融而为一,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这首诗,将嵩山的面貌以及诗人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现给了读者,达到了一种物我相融的境界。
  从艺术技巧上看,该诗渗透着醒豁通透的人生态度,拥有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又将自己刚毅超脱的品行与之融为一体,是张耒诗风的全面写照。

作者张耒介绍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张耒相关作品

龟陵湾阻风三日遥祷孤山而风止

积水多疾风,三日阻我舟。

天寒波涛恶,岸窟腾龙虬。

五更船篷鸣,冷风入衾裯。

平明诸山雪,烂漫铺琳球。

篙工笑相顾,拍拍我船头。

水魄小孤神,雾鬓横星眸。

仓卒祷即应,知我厌滞留。

稍晴景物好,柳色含新柔。

春风我故旧,迎我入东州。

龟山祭淮词二首·送神

楚巫醉兮君不留,春风起兮木兰舟。

弭余楫兮饮君酒,君既不顾兮驾龙以出游。

凌九江兮勒沧海,万龙舞兮百灵会。

君孔乐兮我思君,望君故居兮其上片云。

水沦沦兮石碌碌,空祠草长兮风雨入君屋。

山中春兮鸟鸣悲,明月皎皎兮中夜来。

龟山水陆院

院静步柏影,庭虚闻塔铃。

连龛香惨淡,古榜金青荧。

山背负华殿,淮身朝广庭。

旛花龙护法,梁栋神扶倾。

缅怀开山人,天眼照废兴。

一庵檀施集,百堵神鬼惊。

支祁万古穴,石老深潭清。

坐令金仙力,镇此水府灵。

我来望春野,高阁近青冥。

白发老比丘,俯偻困逢迎。

岂无世外人,燕坐守无名。

重堂百僧会,合有菩萨行。

平生一鉢意,长岁百虑更。

狂逃不知返,胜地念浮生。

龟山祭淮词二首·迎神

木枭枭兮苍山巅,回洑重深兮其下九渊。

东风歌兮春水舞,庭肃肃兮神来下。

神来下兮翠帷举,谷冥冥兮春山雨。

雨三休兮神三燕,游云高兮见极蒲,安我舟楫兮君不怒。

水滨之人兮苦思君,菖蒲生兮杨柳春。

解君旗兮醉君御,聊乐一日兮莫予弃。

饭昭果寺

飘然乘兴游,殽酒笑俗具。

僧居致野饭,草草亦有趣。

山僧惯迎客,煮茗新泉注。

岩花得春迟,晚秀见红素。

萧萧野市井,人物自来去。

溪光送孤舟,石色照素树。

题名扫高壁,岁月记所遇。

书罢迹已陈,出门犹反顾。